今天,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宋立林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师德教育课——为人之道与为师之道。听着宋老师的课,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记得大三时,我曾选修过一门功课《国学概论》,上完第一堂课,有两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时的我虽然还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深意,但却觉得这两句话已经道出了国学的精髓。之后的学习中,老师的讲解似乎有些深奥,所以这门选修课终究没能坚持到底。在今天,宋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讲起,从为人之道讲到为师之道,精彩的讲授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弥补了我大学时学习国学的遗憾。
宋教授曾经也是一名高中教师,因“志于道”,所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成为今天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宋教授介绍自己藏书三万册,广泛的阅读,丰富的积累,才能让他“游于艺”。今天的课堂,宋教授纵贯古今,挥洒自如,历史典故信手拈来,经典名篇出口成章,处处彰显出学者的风范。从他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也看到了为师之道的模样。
“属于春天的儒学”,“属于冬天的法家”,“儒家教人提得起,佛家教人放得下,道家教人看得开”……如此妙语,新颖活泼,更易于理解。宋教授把传统文化讲得深入浅出,把为师之道讲得顺理成章,原来师德教育也可以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已被欣然接受。
翻阅手机相册,才发现宋老师的课竟然只有三张截屏照片。想来应该是上课时听得投入,记得认真,所以没顾得上拍照截屏。现将仅有的照片附上,与诸位同学再次回味课堂的精彩瞬间吧!(1201班学员 孟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