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里,我们的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进入了第三天。
今天的培训共安排了四节课程。首先由曲阜师范大学泰山学者宋立林教授带来了《成人之道与为师之德》的专题理论课。宋教授围绕中国文化的主干和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等,引经据典,紧扣现实,结合典型案例,从儒学角度详细解读了成人之道、为人之道与为师之德。同时也提升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接着,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朱乐朋教授带来的《中华书写文化与书法教学》的实践观磨课。朱教授用朴实贴切的语言,将中华书写文化的历史、传统书法欣赏观念、书法作品风格类型与欣赏、关于小学书法教学等问题体现得淋漓尽致。
下午,山东省特级教师蒋文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平仄声声总关情—让传统文化“至”地有声》的专题理论课。蒋老师与大家侃侃而谈,从古诗词的读、吟诵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讲解,让教师们学习到了中国传统韵文读法及吟诵式表达口诀等方法,在愉悦的氛围中领略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了诵读的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美好的下午时光。
最后,温柔亲切的袁梅教授带领我们感受了《传统经典教育“两创”实践—话剧《夫子》》的在线体验课。通过先叙述理论、再欣赏话剧《夫子》的方式,让老师们明确了“两创”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如何通过编剧的形式来进行创新。
四位教授用他们极高的学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盛宴继续。
线上课程虽然没办法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但是同学们通过在线答疑、群里互动进行交流分享,一样收获满满。教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像春天干涸的麦苗,尽情地吸收着雨露的滋养。大家积极参与线上讨论,用心聆听、认真记录、思考,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无穷智慧,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每位教师都会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校园、课程和生活中,让国学思想浸润学生心灵。
(2507学员 范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