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传承经典 面向未来

作者: 时间:2022-04-01 点击数:


 

今天是参加培训的第五天,回顾一路走来,丰富的课程内容,各位大咖老师的精神引领,犹如一场场精神的饕餮盛宴,涵养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无论是挥毫落纸如云烟的飘渺还是“兴来走笔如旋风”的气势,远不能形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孕育出的灿若星辰的书法家们,那一笔一划中传递出的韵味。洁白宣纸上毛笔的灵活多变和水墨的丰富性,留下斑驳墨痕意味深长的黑白构成就跃然纸上在朱乐朋教授的《中华书写文化与书法教学》课中,我们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

雄浑、秀逸、古朴、潇洒、险劲、文静、老辣、粗率、醇和,它集精、气、神于流转顿挫之中,字字有根、笔笔有源,体现了国艺术的基本特征。时刻散发着古老艺术的魅力,社会文明的标志,为一代又一代人所喜爱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书法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又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听着朱老师娓娓道来,我内心升腾起的民族自豪感越发浓烈。

王瑞荣老师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区域实施》,我明白了作为教师,只有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才能让学生有效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与语文阅读教学、书法教学、音体美等学科融合,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路径,而且能丰富学习内容,这种融合的理念,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兆祥教授在《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中,为我们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八个时期。时至今日,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首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最后,李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作为结束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有我们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永远充满希望和力量

成积春教授则为我们呈现了论语中蕴含着的孔子智慧。通过课前做预习,我了解到成积春老师和他的团队已经开设了慕课课程,老师们用丰厚的学识,践行着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为我们做了表率。

传承经典润泽后世,面向未来涵养品格。我们,一直在路上……

           (2508班学员  王萌萌)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