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教师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的号召,紧跟教育数字化发展潮流,3月19日下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全体教职工齐聚701会议室,深入学习、研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此次学习会由中心主任沈秀清主持,旨在引导教职工把握数字时代脉搏,将数字技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贡献力量。
在信息时代,数字素养已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关于常态化开展教师全员研训的通知》,为教师持续学习、提升能力搭建平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学习培训素材(第一期)》则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助力教师掌握前沿教育技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积极落实学校部署,组织本次专题学习,力求让每一位教职工深刻领会数字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首先,沈秀清主任强调了本次学习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的方式与形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创新与传承。《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全体教职工要深入学习,将数字素养的提升转化为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的实际行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随后,沈主任带领大家对《行动纲要》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读。从数字素养的内涵与目标,到具体的行动任务与保障措施,逐一剖析,帮助教职工准确把握文件精神。在解读过程中,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和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考。例如,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如何通过数字化平台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此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教职工们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有了深刻理解,也对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行动纲要》为指导,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与技能,积极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和传播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卓越数字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推进教师队伍的数字化建设,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与交流活动,确保教职工能够紧跟数字时代步伐,将数字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和培训实践,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