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探寻汉字之源 传承中华文化

作者: 时间:2022-04-04 点击数: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符号传承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池玉玺教授的讲座《汉字常识与传统文化教学》,阐释了汉字独有的形义结合的魅力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和智慧的重要性。

汉字的构字原理,字形演变过程曲折有趣。池教授从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解析汉字的字形来源,并与自然、人事相结合,来分析汉字的形义关系。

“日”为什么是长方形,中间为什么有一横?……不只是讲解,而是一边讲解一边手书汉字的演变过程,手法娴熟,字体美妙,一个个汉字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为课堂增添了无数趣味。


“一字一世界”。汉字的美,在于“意”之美。每一个汉字在造字之初都具有一定的意思和含义,每一个汉字都形象的代表着某种事物。池教授通过分析讲解“經”在造字之初的本义以及随着演变和发展出现的引申义,让老师们懂得了“经线”与“经典”“正经”“茎秆”“胫骨”“脖颈”之间的逻辑关系。

话说“聪明”和“大葱”又有什么关系呢?池教授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大家展示金文字形“聰”和“蔥”,不难发现两个字都与“囱”有关系,聪明畅达的心灵和“中通外直”的大葱形成通感,古人造字时的智慧与其中呈现出生活的亲切妙趣令人抚掌叫绝。

通过池教授的培训,我们深刻领略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先人的精妙智慧。池教授话语中鞭策老师们加强传统文化和汉字知识的学习,提醒大家对文字的教学一定要秉持严谨的态度,切不可主观臆断,人云亦云。我们一定自觉做汉字文化的传承者,给我们的孩子讲好“汉字故事”,展示汉字的独特魅力,树立汉字文化自信。

2508班学员  遇娜)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