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作者: 时间:2022-04-18 点击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我如约坐在电脑旁,开始了新一天的学习。

今天下午是袁梅教授带来的“声”动经典 美读中华》,这节课从袁教授与我们交流“在学校如何诵读,都是怎样诵读经典,都读哪些经典”拉开序幕。

袁教授先分享了经典诵读的方法优势,之后从“诗乐教育传统”、“契合小学生教育规律”、“感受中文之美的最佳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且多次提醒“诵读,就是二次创作”,不要单纯的“读”、“念”。又通过一首英文诗的原文、翻译版、文艺版、诗经版……多种版本的呈现,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后袁教授提出诵读教学的目的:感受中华语言文字之美,感受中华经典精神之美。

 

在经典诵读教学方面,袁教授先是简单分析了中小学经典诵读的现状和一些困惑,然后从诵读内容、经典诵读方法与教学都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朗诵技巧方面的点拨,让我眼前一亮,仿佛将一直笼罩在心头的乌云一下子吹散了。

随后,袁教授通过古诗《登鹳雀楼》讲解了朗诵技巧要诀,同时提醒:适合情感表达和意蕴把握,才会有适合的朗诵形式。并分享了案例《击响儒意》和《雅诵儒意》,以及创新诵读《中国话》。

 

袁教授最后总结,诵读的方法有很多种,不要拘泥其中某一种形式,要遵循音韵之美、文字之美。可以结合现代戏剧、故事、表演、舞蹈等编程短剧,利于推行。只有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高了,熟悉各种典故,才能更好的进行创新性改造,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待我们继续挖掘,我们要采取更多样的形式,推己及人,以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的诵读形式,引领孩子们以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品味传统文化,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2509班学员 孙瑞婷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