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儒家文化 修师者德行
作者:任丽娜 时间:2022-08-02 点击数:
——8月1日研修感悟

8月1日上午,我们济宁市兖州区文化路小学教育集团的参训教师跟随宋立林教授参加了中国文化“东方圣城”曲阜的“孔庙 孔府 ”的现场培训活动。
览孔庙,访孔府,浓郁、厚重的儒家思潮,恰如当天炎炎夏日,拷问着我们汗颜的身躯,时时涤荡心灵,真可谓天人感应,体感很热,心感很爽!

孔庙是孔子生前教学的地方,踏入孔庙,映入眼帘的是令人敬畏的直插云霄、外形奇特的柏树,不管是“圆柏”或是“侧柏”,或歪或斜,或曲或直,不管是枯干断枝还是翠叶活树,都倔强地拒绝“躺平”,青翠和苍劲中更无一丝一毫的“内卷”,棵棵柏树,都好像是一堂堂生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敬业精神展示课,无不凛然昭示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的孔子精神。宋立林教授的专题理论课《孔子智慧和儒家之道》让我们对民族文化和为人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从宋立林教授的课堂中,我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宋教授的观点,不仅能指导我们的教学,更是我们平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午饭过后,我们一行人又共赴邹城,聆听刘昭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孟子智慧与学生人格养成》现场授教课,并实地踏访亚圣庙。庙内古树苍郁,葱茏茂密,堪称奇观。伴随着刘教授生动和妙趣横生的讲解,我们一行人先是来到了棂星门,并了解到门内东西两边各建有一座互相对称的歇山转角、斗拱承托的木坊,东名“继往圣”,西名“开来学”,以此表彰孟子对儒家学说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功绩。

正对着的是亚圣庙的石坊,穿过亚圣庙石坊,便进入孟庙第二进院落。院内古柏苍苍,翳天蔽日,虽历经沧桑,依然枝干挺拔。门额上悬一竖匾,上书“泰山气象门”5个大字。故仪门又称泰山气象门。相比起孔庙,孟庙真的很小。看完亚圣殿,从西侧的门出去就到了孟府。伴随着刘教授生动的讲解,我们一行人重走亚圣成长路,了解母教文化,领悟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博大。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孟母并没有因此感到万事大吉。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成不了才的。所以她紧抓儿子的教育,督促其勤奋学习。她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废学,很有说服力。孟子对学习漫不经心,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孟子受到极大的刺激,从而改变“废学”的积习。这样做,符合教育的激励原则。孟子不是生来就聪颖的人,但后来仍成为一个闻名天下的大儒,这与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参训教师都将把今日所学普及给自己的学生,给孩子一种无言的身教,一种安详、静谧、祥和、美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而这股正能量也将带动家庭、影响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山东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培训让我们参训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拥有无穷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携手同行,将所感悟到的圣人文化和思想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将儒家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