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博学慎思 勤学笃行

作者:马桑杰洁 时间:2023-07-23 点击数:


 --参加教研员培训心得体会


2023718日,我有幸来到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参加2023年专兼职教研员能力提升培训。30名来自海北州教育局和各个中小学的教研员同仁相聚一堂,研讨交流,收获颇丰。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一星期,但学习的内容与形式都很丰富。
 此次培训,首先聆听了李兆祥教授所做的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的专题报告——《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李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讲解,加深了学员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接下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组织我们参观了尼山研学基地。全体学员在“中华礼乐与德育传统”的教育感召下研学尼山基地,与建筑对话,与圣贤共鸣,浓郁的文化氛围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员。大学堂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登堂进阶,七十二贤廊、仁义礼智信大厅,展现在学员们面前。一个个充满哲思的故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让学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儒学真谛,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课堂文化和尊师重道之礼。走在儒文化艺术的殿堂里,一边欣赏着荟萃了国内各类传统工艺的建筑、孕育古人智慧的苍穹顶、堪称国宝的泥塑和编钟,一边聆听孔子弟子的尊师重德的故事,沉浸式感受儒家思想智慧。

专业学术辅导也接踵而至。齐军教授在《培育高质量成果一一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专题讲座中,以缜密的理论思维方式和超前的意识以及生动有力的案例,使我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讲座给我们今后去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辟了新的路子。教研员怎样去听课评课,这是对教研员最根本的要求。崔志成老师的《基于实践指向素养的课堂改造》专题报告是一个很好的解读,听课评课,在众人看来,似乎容易,其实不然,它不仅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还包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以及不同的对象,只有采取不同的策略和多维度的点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提高他们自身的教学水平。这一点,我作为老教师深有同感。

几天的讲座中,专家学者们以生动有效的实例,以独到的分析、理性的评价、精辟的见解让参训学员佩服不已。报告讲座既有宏观上的深刻阐述,又微观上的鲜活事例,既架天线,更接地气,为我们这些一线的专兼职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网络时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教研。老师的专题讲座,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当今网络教研的地位与其功能作用。过去单一的传统教研已被打破,我们不仅要构建一个强大的教研平台,而且还必须培养一大批懂得运用、熟练操作的教研员,这又是教研员的重大课题和严峻的挑战。 专家在谈到有效教研时,他针对当今的教研教学现状作了全面的剖析,他们浅显易懂的互动式讲座值得提倡,他们的专题报告全面地诠释了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误区,为我解开了课程实施中产生的困惑,改变了我过去的一些看法,消除了曾经的顾虑,增强了对课程改革的信心。

总而言之,学习,是促进个人提高的捷径;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顺应教育新形势,做好加减法。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发展,需要的是自己平时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才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我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努力在新时代教育的大潮中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水平能力,为今后个人发展、学校教研活动的进步不断创新进取,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和教务工作者。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