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收获,收获中成长
作者:张海萍 时间:2023-07-27 点击数: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大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在这个骄阳似火,蝉鸣声声的夏天,我们跨越1600多公里,从青海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开启我们学习成长之路。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教师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灵活的研学方式:专家讲座、自主研讨、传统文化现场研学,等等。
过去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载着肤浅的知识储备,带着困惑与迷茫前行在教育的路上。参加此次培训不仅让我在理论上提升了一个高度,而且在实践经验方面也收获颇丰,感悟甚多。
一、名师引领 学无止境
曲阜师范大学李兆祥校长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像一场精神的盛宴,给予我们普惠性、前瞻性的指引。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李校长阐述了从古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和传统文化当今具备的时代精神,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性。
齐军教授在《培育高质量成果——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这堂课上高层建瓴般地介绍,又让我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知与理解,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而曲阜东方学校王廷志校长的办校理念更让我敬佩不已。靠近清泉,心灵才得以滋润,走进名校,让我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深深刻在我的印记里。
崔成志教授在《新课改与新课标下的基于实践指向素养的课堂改造》一课中从课改特征、教育理想、教学信念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满满的收获。
在聆听课程的过程中我自然会感叹授课教师的才华、能力。不难想到“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让我想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经过自我学习、修炼、反思,让知识产生“裂变”才能蜕变成长,化简成蝶。
二、相聚曲阜 感受文明
走进五千年传统文化发源地——山东曲阜,踏着孔夫子的足迹,向更深远更神秘的传统文化,探寻其间蕴含的丰厚的精神宝藏。培训期间,曲阜师范大学的老师还安排了传统文化教育研学活动,在此期间我们赴尼山研学基地,孔子博物馆,微山铁道游击队红色教育基地等,感受一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文化精髓和为了民族解放牺牲奉献的革命前辈的红色传统。曲阜,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个不动声色的鲁南小城,给予了儒家文化最厚实的襁褓,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于这里根深叶茂。曲阜的城市性格中也承袭了孔子气质,城虽小,却也显出庄严大气、温柔敦厚之美,散发着独特的祥和气息。岁月流逝,在曲阜,孔子依旧鲜活地“活”在气势恢宏的建筑群落里,“活”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中。仰望一座座大门,跨过一道道门槛,我们心中油然升起莫名的肃穆之意。教育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多的是生活小事中的点点滴滴,思想端正,修养品性,做一个正心诚德的人,能育人育己。
终其一生,我们不可能做出圣人的成就,但我想,对于所有参加此次培训的教师来说,这次深刻的洗礼,却让我们更加懂得该如何做好自己,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走好当代教育之路。
“学,然后知不足。”作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又处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是一个人的必备素质。作为教师应该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才是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不断经历风霜的洗礼之后,才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