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借君之权杖,开我之茅塞

作者: 时间:2022-03-04 点击数:


 

新教材该怎么用?内容太多,一堂课讲不完怎么办?选择性必修该如何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使用?这非但是我,也是我们教研组很多历史老师的困惑。我用这套教材已是第3个年头了,可似乎还没有真正的用明白、想明白、实践明白。“摸着石头过河”是我这三年最大的感受,既沿用着老办法,也在尝试着新方式,且教且学,且惑且用。

 幸逢此次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在听了一天的课之后,我先是被李老师、孟老师二位前辈的博学深思所折服,而后大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现结合我校实际将我个人的浅见简述如下,以申抛砖之意。

 我所在学校是一所县城普通高中,有这样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一是普高学生的基础水平处于后进,普遍在全市3000名之后,;二是很大一部分是中职生,高考不考历史。针对这两个特点,我也一直在想:历史课究竟该如何上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授中职生高中历史究竟有无必要?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后,我觉得这两个问题想通了。

我们的历史课虽然首先是面对高考的,但首先是面向“人”的,是面向“为国家培养什么人的”,这是我们历史课的使命,是历史课要担负的人文功能和社会使命。一个不知道自己民族历史的人,就不能称其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这应是历史教学题中之意。而在教学中尽力让学生去产生历史共情则是激起他们学习兴趣的最佳利器,多层次、多素材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课堂中历史情境的创设,尤其是情境导入、探究活动的精心设计和开发,不但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历史体验,还能使学生产生历史共情,从而让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印到学生的知识体系里。这对我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启发,我也将逐渐尝试,不断思考和创新。

长久以来,限于精力和理论的欠缺,在教学实际中,着实缺少对顶层设计的思考和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一天的培训,我也感悟到了撰写教学总结和强化理论修养的重要。愿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借君之权杖,开我之茅塞。1203班肥城三中 刘庆帅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