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加深历史理解,厚植爱国情怀

作者: 时间:2022-03-04 点击数: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学习来继承前辈学人的知识,通过思考来吸收消化这些知识,结合实际来实践这些知识。学与思统一、知与行统一、继承与创新统一,只有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了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今天有幸听了曹大梅、范蕴涵两位老师的课,有所知、有所思,班门弄斧,心怀惴惴,谨盼方家指正。

第一:重视历史概念,深研概念教学。历史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专业的学科语言和准确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学科语言的规范,这种规范必然要依赖于对教材中涵盖的历史概念、历史名词的准确表述和规范书写。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概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科大概念观,整体把握教材编写思想,落实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这必将有助于我们对教材的把握,课堂教学的深入。

第二:打通历史关节,增强解释能力。就目前的高考命题来看,对于整个大时代的背景和历史批判思维、辩证思维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避免知识的满堂灌和简单的梳理,关键是要向学生解释清楚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一个历史事件与下一个历史事件的联系,所有的历史事件与整个时代大背景的联系。如此,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切实增强历史的理解力,提高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解释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

第三:加强阅读积累,提升认知水平。在历史教学中,既要立足教材,也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通过历史阅读,加深对书本主干知识的理解运用。没有阅读,学生面对高考中的新材料新情境,就难以将知识储备与题目材料相结合,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会受到制约。即使条件不允许,没办法做到所有人的广泛阅读,也应在平时的训练中,注意多找包含新材料、新角度的训练题,避免“拿来主义”。

第四:关注现实问题,涵育学科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挖历史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不断加深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认识,促进学生个体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提升。1203班学员 刘庆帅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