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一天,第一节课是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徐勇教授为各位参加培训老师带来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解读。
徐勇教授通过研制《标准》的过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徐勇教授强调我们也要客观看待、审慎评估传统文化在当代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第一,不能过高估计,不能过分夸大,不能对它寄予过高的期望,好似传统文化教育就可以解决我们现在的一切问题一样;第二,不能不顾变化了的情势,不分辨其一般原则和具体内容,不加转化地生搬硬套,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第三,更不能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完全归诸道德建设一个方面,把传统文化的价值片面化。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只有系统地学习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内容,才能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成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才能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亲近、认同这个家园,并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之中;才能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植于传统文化丰厚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听课过程中各位学员教师能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反复学习、感悟内化。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一线教师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相信参训的老师们会认真思考,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并能带动本学校、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教学更上一层楼!(2501班学员 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