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温暖明媚日,培根铸魂时

作者: 时间:2022-03-08 点击数:


一年一度的女神节伴随着鲜花和祝福翩然而至,恰逢小学传统文化骨干培训的第二天,带着美好的心情,我又如约坐在电脑前,开启了今天的学习。

昨天,跟随宋立林教授的视频,游孔林、听故事,使人如临其境收获颇丰。

今天,宋立林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为人之道与为师之德》主题报告。

 

寻根铸魂篇——为人之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什么?宋立林教授指出,文化是分层级的,最深层次的是精神文化。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它包含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中国的文化精神是道德的精神,是中国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标准,强调人的德行修养和人文教育。

中国文化的精神主干是儒释道,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思想是其根脉,宋立林教授以春夏秋冬四个形象贴切的比喻讲解了儒释道法的特点,使人耳目一,印象深刻。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宋立林教授又进一步说,经学的基石是经典。他鼓励学员们学习经典,汲取营养,既能成长自身,又能使学生获益。

儒学的本质是成人之学,为人之道,儒家倡导成为君子、圣贤。何为君子?宋立林教授指出,君子精神的实质是“正、实、大”三个方面即公正、正直,笃实、踏实,格局大、胸怀广,这也为我们培养怎样的君子学生指明了方向。

宋立林教授精彩的报告,让人意犹未尽,课间休息时,学员们热烈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将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宋教授都一一认真地解答,并无私地将课件分享,真是太感谢大爱的宋教授啦!

见贤思齐篇—— 为师之德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解学生学业之惑,成长之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教师的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我们教师应认真做到的。

宋立林教授以“孔子示范怎么做一个好老师”为话题,从好学、志道、贵仁、尚谦、知命,游艺六个方面谈了如何成为一名好教师。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加强学习,提升学养,以自身的人格感染学生,以自己的生命润泽生学生的生命。聆听宋琳教授的讲座,使我更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含义传统文化是“根”,文化传统是“魂”,培根铸魂就是要唤醒沉睡在师生血液里的文化记忆,扬起文化自信的风帆,沐圣贤之光,做厚德君子。明媚春光里,感谢这场与传统文化的相遇

聆听智慧之音,共享精神盛宴,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2502班学员  汤运敏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