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虽然我们很遗憾没有能够前往孔子故里,来到久负盛名的曲阜师范大学实地参加“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班”,但却相聚云端,开启了为期六天的传统文化培训之旅。
张国钟老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小学阶段传统文化科的基本要求与教师素养》中教导我们要传承古圣先贤品德智慧,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老师的讲解使我知道了传统文化的三类国学、国术、国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家国迷失会丑态百出,丧心病狂。作为老师首先教育自己,教给学生深度学习,研读研学,诚意正心,与时俱进,点亮自己,才能泽被子孙,重建家园。
耿成义老师则以《政策话语与专业认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探问》为题,旁征博引,梳理了传统文化教育复归的三个“一百年”,并提出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应作为引导者,和学生共同体验。
夏云杰教授《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梳理了中外科技发展对比,总结了我国古岛科技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西传及对世界的影响,深刻的剖析了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并对中国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
宋立林教授的《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孔林”,领略师生伦理的现代启示》讲座,则带我们网上云游“孔林”。老师渊博的学识,风趣幽默的讲解,让我们身临其境,受益匪浅。
老师们的讲座无不向每一位老师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我们优秀的文化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也是需要我们后辈继承和发展,进而发扬壮大的文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是我此次最大的感触。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将文化之根深深扎进土壤,厚积而薄发。
(2504 张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