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欲暖,莺语初解。斜风细雨,文情养滋。3月18日,我们继续相约云端,行进我们的传统文化浸润之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融合?于伟利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培根铸魂,以文育人,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潜在认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最终达到传承经典的目的。
周倩老师的示范课《信—君子德行之一》给我们提供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指导模式,这与我们章丘区倡导的“破题—解题—践题—拓展”教学模式异曲同工。作为传统文化老师,我们要深挖文本,有层次地处理文本,在学生能够接触的层面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传统文化落地生花。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满园香。袁梅教授的《“声”动经典,美读中华》给我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伴随着袁教授的软哝细语,欣赏着一出出经典诵读,我仿佛也置身在一场场的情境中,不禁跟着吟诵。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魅力吧!
入经典大门,畅文学园林,品茗佳词妙,诵中华经典,传华夏文明,做龙的传人!
2503班学员 于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