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刚过,万物复苏。在料峭的春寒中,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承办的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更有幸能够在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一个个深刻的问题,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中不断激荡想法,增广见识,开阔视野。一天下来,我脑海中不禁出现了苏轼说过的“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这句话。
“精心准备”此为厚积之一
当下整个山东的疫情给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即使在遇到了诸多不便的情况下,曲阜师大的老师们还是精心进行了组织,在微信群里组织班级的各项工作:上传培训手册、进行班级分组、统计学员信息、培训直播平台、明确学习要求……班主任和班委老师们不厌其烦地为大家答疑解惑,正是因为做了这样充分的准备,我们终于能在这个春日顺利开班,感谢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师们。
“大家底蕴”此为厚积之二
虽然只是短短一天的学习,但是,我已经纪录了八页笔记。这完全得益于培训专家们的博学多识、底蕴深厚。
张国钟老师以“传承经典,培根铸魂,重建中华精神家园”的目标来砥砺所有老师,高屋建瓴地为大家阐述了“文化”的本质、传统文化教学的策略等重要内容;徐勇老师则重点解读了《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知道标准》,从《标准》研制的过程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上为老师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其中,在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时,张国钟和徐勇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撕裂感”这个词,这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也能够强烈的感觉到“社会撕裂感”,面对一些热点事件,网络上极端对立的评论不禁让人深思,尤其是男女性别之间的撕裂在今天尤为明显。然而,这种“撕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为什么会存在的呢?徐勇老师给出了这样的解答,如今,我们的教育更偏向专业化、专门化,人与人仿佛只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存在着共同的语言,而缺乏在一个共同的舞台上的交流。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可以提供这样一个舞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下午,在夏云杰教授长达3小时的培训中,我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有了更系统的认知,更对中国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来,科技与文化不可割裂,文化对科技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百花齐放”此为厚积之三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除了自我的学习,与老师们的交流更是让我激荡了思想,增长了见识。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挖掘的宝藏。这就需要我们以“厚积薄发”的态度去不断扩大自己的内涵容量。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我们的传统文化如灼灼春花般灿烂耀眼,如何让下一代能继续传承下去呢?我们任重而道远。总之,感谢这次培训机会,心中有明灯,前路才不会黑暗,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我们的路还长,但是,吾必将上下而求索。
2506班学员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