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千年文化的足迹,聆听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季的春日,虽疫情在家,但因为有了这场云端盛宴,使这个春日阳光格外明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千年文化的厚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在这万物复苏,春红柳绿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各位优秀教授的云端授课,使我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又有新的收获和感想,传统文化是培根铸魂的重要因素,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担起这个责任,以美好的人生修身,以美好的世界济世,让我们的孩子站在今天的角度去传承文化。
第一天张国钟老师的课堂,给我的影响格外深刻。他讲授的《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课的基本要求与教师素养》一课,让我感受到传承经典,培根铸魂,重建中华精神家园的迫切和重要性。我们应该有两种传承文化的心态:一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二是“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张老师具体从传统文化的总述、教师素养、教学策略和教材处理四个方面向我们讲述,指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目标,一种思维,二种态度、三个范围和四个层次;点明了教师的四种素养:头脑、品德、知识、技能;通过具体的案例如:“程门立雪”、“青青园中葵”等实例,讲述了讲、读、研、行四种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点亮自己,泽被子孙,绘事后素,及早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文化信仰,毫无信仰的博学多才与充满信仰的愚昧无知都是不可取的。
徐勇教授的课同样精彩实用,徐教授通过解读《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有了目标和准则。徐教授通过讲授研制《标准》的过程,制定《标准》的目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着重指出传统文化不等于国学经典,也不等于儒家经典,让我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理解。
第二天,张伟老师的课同样发人深省,张教授以《培根铸魂,以文育人——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为题,带领我们进入三大主题:一是宅兹中国——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二是何以中国——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是这是中国——塑造优秀传统文化家园。课堂从古至今,娓娓道来,让我们系统的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怎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我感受到小学阶段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由启蒙教育入手,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第三天,李成泉校长的《孔子思想中的教育智慧》,李校长首先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为主题,给予我们教育人必须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教育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李校长细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告诫我们要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精华,为中国教育融入“孔子智慧”,“仁者爱人”是教育的灵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因材施教,采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法,经孔子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学校的管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们要抓住关键,扎实推进就一定会有收获。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张伟教授的话语,让我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蝶变”新生,齐鲁文化,以其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让传统文化依然活力盎然。
云端相望,传递的是知识;心手相连,凝聚的是力量。今天的培训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路传承、融合、创新在我们身上,我们要更积极主动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并将其精华传承给更多的学生,为往圣继绝学。
(2506班学员 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