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班开课了。居家教学还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晚上和同事、家长、学生交流,白天和曲阜师范大学的国学专家、全国知名教授在云上进行心灵的沟通。每天在忙碌中享受着这场文化大餐,汲取着中华儒学的精粹;每节课在快乐中享受着这场精神的盛宴,荡涤着心灵。
领儒家精粹
新冠疫情的阴霾依然笼罩着我们齐鲁大地,但并没有影响到学院老师们的工作热情。曲师大的领导、老师精心策划,坚持“理论·观摩·研讨·体验·实践”五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培训模式,课程类型丰富多彩,让我们浸润在儒学经典之中,如久旱逢甘霖的大地,汲取着天赐的甘露,领略着儒家思想精粹。班主任老师严密组织,班委老师们耐心细致地引领着我们华丽转身,快乐开启学习生活。从此,我又多了一个温暖的家——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省培2506班。感恩所有专家学者,让我们如沐春风日;感谢这场盛会,冲淡了疫情的阴霾。
树文化自信
22日,宋立林教授以“成人之道与为师之德”为题,围绕中国文化的主干和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人文精神等,引经据典,紧扣现实,结合典型案例,从儒学角度详细解读了成人之道、为人之道与为师之德。他指出,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要大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要把握儒家思想核心要义,悟透儒学本质,从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丰盈人的精神生命。
宋教授倡议读四书,正三观。三观正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这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而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就是传统文化,这就是文化自信。从善如登,不宜;从恶如流,容易。为人之师,就要树立为学生涂好做人底色的信念,这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四有老师
听着宋老师的讲解,追寻先贤的足迹,仿佛穿越了时空,仿若看到那位我脑海中拱手而立的老者,从时间的深处走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句句振聋发聩!
宋教授的课旁征博引,精彩纷呈,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自信。他结合孔子的为师之道,对照现代教育要求,从“好学”“志道”“贵仁”“尚谦”“知命”“游艺”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做“四有”好老师,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明天的学习还将继续,感恩这次美丽的相遇:和同行的老师们相遇,“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专家学者相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圣贤相遇,接过薪火,更加坚定我心中的信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领略儒家思想精粹,我更加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所有人,就是一颗颗种子,也是一个个播种机,这位万世师表,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他吐纳的经久不衰的智慧将会被不断地传颂下去。
2506班学员 邢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