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我们齐聚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云端课堂,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理论.观摩.研讨.体验.实践”五位一体的传统文化培训。聆听着一位位专家学者的讲座,我愈加觉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们的圣人先贤们的伟大,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班主任孔老师和助教老师们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使我们如回家般的温暖。
早在三月初,班主任孔老师就精心地统筹安排、建群、建组、在孔老师的帮助和关怀下,很快就组建起2506这个温馨的集体。孔老师又热心地为老师们解惑答疑,怎样进入课堂,怎样签到,怎样与老师互动,怎样做简报……甚至帮学员老师解决网络和手机信号问题。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位学员,相信通过这次线上培训,我们每一位学员心中又多了个家,等待疫情结束,我们一定会走进曲师园,去领略浓厚的文化氛围,去拜访悉心教诲我们的老师们。
专家老师的高位引领,丰盈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知识,荡涤着我们的心灵。
美好的人生— 修身;美好的世界— 济世。这是张国钟老师在《小学阶段传统文化基本要求与教师素养》讲座中指出的。他强调:我们教师要讲读研行。讲经典、读经典;研读、研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建议我们理解、处理教材时要借鉴八有策略:有取舍、有详略、有深浅、有内外、有讨论、有践行、有评价、有展示。他希望我们每一位传统文化教师点亮自己,泽被子孙;点燃学生,重建家园。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中心的徐勇教授围绕研制《标准》的过程、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方法这四方面,给我们解读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他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作为这一文化重要载体的历史文献,都有着程度不同的道德说教。阅读这样的典籍,体味其中的道理意蕴,就会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宋立林教授带领我们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感知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能跟随宋老师云端游学孔府、孔庙、孔林,我们何其有幸!
近一周的学习,还聆了多位专家老师们的教导,真是意犹未尽,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走进这神圣的文化殿堂学习。在学习中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传统文化教师,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实现文化强国自信所肩负的重任:传承经典、培根铸魂。
2506班学员 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