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云端研修踏春来,功不唐捐花自开

作者: 时间:2022-03-27 点击数:


一袭芳意,和风融融,嘉木吐翠,新桃绽红。三月,这场突来的疫情,拦下了我们拥抱曲师大美丽春天的约定,却拦不住我们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定与热情。2022年3月20日晚,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如期拉开序幕,2505班诸位同仁积极参与,矢志做好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坚守者……

疫路无情,

研修有爱,

课程琳琅,

学习汲取紧跟上。

百家争鸣,

精彩纷呈,

酣畅淋漓,

沉浸体验致于行。

    3月25日,酥雨蒙蒙,研修之旅已进行到了第5天,学员们轻车熟路,一早就守候在屏幕前,翘首以盼,期待着今日的学习盛宴——

于伟利校长为我们带了《培根铸魂 以文育人——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于校长指出小学阶段要注意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于校长介绍了枣庄市实验小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比如,巧妙运用了竖笛、非洲鼓、音乐、诵读等各民族多种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表达情感,气势磅礴,趣味十足,不仅为孩子们带来学习乐趣、生活欢乐和心灵的温暖,打造了“幸福+”的教育,也引发了屏幕前的各位老师热烈的讨论。

周倩老师在第二节《诵读先贤经典,塑造当代君子》一课中,带我们观摩了她执教的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示范课案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第23课,薄薄两页纸张,在周老师精心的设计下有了深度与厚度,周老师借助字源、图片、视频明理导行,以诵为主,诵讲结合,以讲带诵,推进了整堂课的教学。每一位学员都置身其中,久久回味,明确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向和思路。

 

下午,袁梅教授在《中华经典诵读教法与案例分析》一课中示范了《登鹳雀楼》《爱莲说》等名篇的诵读。袁老师指出诵读时要抓古文意思的起承转合和情感,还要注意四声五音,上下起伏,充满乐感,从而水到渠成地诵读。在课程中,袁老师时刻关注到与大家互动,还一一细致解答了老师们对吟诵的现实困惑,指导大家切忌拘泥唱法的完美,要遵循音韵、文字之美,不必抱守传统形式,可以适当利用,从而达到诵读经典的目的。

 

 

 

最后一节课,宋立林教授带着我们线上云游三孔之孔庙(至圣庙),此番云游令人神往。行程伊始,宋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盘庚迁都之“奄”的遗址很可能就在曲阜被发现了。宋老师从“圣人”孔子与“元圣”周公的渊源讲起,介绍了曲阜周公庙是鲁国太庙所在地,是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中心,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一边游,宋老师一边讲解孔子的诸多思想,如“述而不作”“至”“学而时习之”“中”等等。孔庙的一道道门、桥、坊……各有讲究,此行不虚,我们从点点滴滴更加深入地了解孔子。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风好扬帆,一路向阳。相信老师们会带着所学、所感、所悟,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教学,潜心耕耘,不断探索,携手共进在更加美好的春天里。相信在曲师大这次培训的沐浴与浸染下,我省的“传统文化”教学一定会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2505班学员  沈洁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