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感受中华经典诵读之美

作者: 时间:2022-03-27 点击数:


中华之美,美在鬼斧神工的山光湖色,美在贯彻千年的礼仪,美在民族间的融合,更美在神秘的汉语之中。

感受汉语之美,就是感受中国历史的变迁。汉语,作为文明的起源,本身就有非凡的魅力。作为语文教师,在传播中国之美上,在美育中华英才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天,我们在袁梅教授的带领下再一次感受了中华经典的诵读之美!

通过袁老师讲解的契合小学生教育规律,我明白了诵读法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和特点,要全面提升儿童记忆、专注、识字、阅读、理解、表达的能力。要寓教于乐。感受中文之美的最佳方式要培养语感、美感,要更好地感受、理解、把握作品,更好的表达作品。

   接着袁老师出示一首英文诗的不同版本的汉语翻译,询问老师们更喜欢哪个版本,老师们各抒己见,大多老师喜欢诗经版和离骚版。袁老师也说古人常说“纸短情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感受到中华经典之美。

袁老师还重点为我们梳理了如何选择阅读的经典: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选择;如何进行经典的朗诵:朗诵要以意为先不能以声为先。吟诵是基于方言而成的,所以吟诵不以学习某人或某派为标准而以地域为标准。朗诵要注重声音高低起伏的变化,要注意抑扬顿挫和音韵美,朗诵通过声音的变化体现中国文学艺术起承转合的文法。真是受益匪浅。

 

期间袁老师还以《登鹳雀楼》《爱莲说》《木瓜》为例,具体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吟诵。还为大家送上了吟诵的规则口诀。在讲到唱诵法时,袁老师给出教学建议:切忌拘泥唱法的完美,要遵循、文学之美。比如古典诗词和新艺术形式的结合:邓丽君《虞美人》,王菲《明月几时有》,播放了赵照的《声律启蒙》视频,表达古典审美意蕴和审美情趣。总之,完美经典诵读—朗诵也好吟诵也罢,并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公式,经典人人都会吟,人人都会诵这才是学习经典传承古典的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有找到真我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我经常思考中华经典是什么?诵读中华经典是什么?这堂课结束后,我心中有了答案,中华经典就是中华文明的种子,种子能否生根发芽成长开花首先最需要的是播种,诵读中华经典就是播撒种子—身为教师,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园丁,先把中华文明的种子深种于学生的心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士不可以弘毅,我们任重而道远!

2505班学员  蓝霞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