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培的第四天,我们依然满怀激情,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和精彩阐释,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越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华中师范大学许刚教授的《礼乐文化与君子人格》,先从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入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能够看得见传统文化的窗。引经据典,讲述何谓“乐”?中国特色的“声音乐”三者的不同。何谓“礼”?及礼的修养。许教授还讲到孔子的“礼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乐文化教育是培育君子人格的根基,能够涵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塑造学生优雅的言行。
上海相声大会创始人、上海田耘社班主赵松涛以相声艺术作为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再创作,用相声特有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表述技巧传播推广。把原创相声剧《从“子曰”到<子曰>》呈现在舞台上,不仅仅传播、普及了相声艺术,更能把作品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广泛提炼和展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枣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伟老师以《例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鉴往知今、与时俱进》为题,带领我们进入三大主题:一是宅兹中国——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二是何以中国——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是这是中国——塑造优秀传统文化家园。张老师从古至今,娓娓道来,让我们系统的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地位作用。在新时代,只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才能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李成泉校长为我们阐释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核心要义。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和延续了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也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李校长还讲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在教育思想方面,探究合格的教师和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教”“学”态度、理想的教学方法等。引导我们认识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传承发展,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于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中,更凝聚于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中。面对圣贤,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师者何谓耶?为往圣育桃李,春风所在也;替社稷立栋梁,勋业所在也。”作为一名传统文化教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应扎根一线,立足现实,融会贯通以创新,不但学习国学、学习古人的智慧,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转化”古人的智慧,辩证变通地使用所学理论与经验,将文化自信深植于每个小学生的内心世界。
2507班学员 张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