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知不觉中今天已经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四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无穷的文化底蕴和魅力,这几天的学习内容如我就是视听盛宴。
今天首先聆听了赵松涛老师的《从“子曰”到<子曰>——探索孔子智慧的艺术表达》。“子曰”是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了五千多年孔子说的话;而《子曰》是赵老师的相声剧。赵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自身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就不会成为优秀的引领者;我们自身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就不会成为优秀的传承者。
赵老师团队通过快板、戏曲等的艺术展示,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曲艺。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戏曲节目就换台,根本听不懂,现在竟然听着很享受,好听。所以真的要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去影响我们的学生,担负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做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二节课是许钢教授的《礼乐文化与君子人格——小学生文明养成》。我真是受益颇深,知道了从“声”到“音”再到“乐”是层层递进,逐步上升了一个维度的。声只是一种动静,连动物都可以发出;音就是带有一定的节奏了;而乐就包含更深层次的意义了,能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虽然我们现在一般都是音和乐在一起用,但是有靡靡之音,没有靡靡之乐,也可以明白其中音与乐的不同。
许刚老师还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礼。从衣食住行中的衣、食、行讲,就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教育他们,让他们有这个“礼”的意识,有了意识才会去做到更好。许老师还举了自身的事例,比如说吃饭礼仪,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吃饭吧唧嘴,经过母亲的提醒,能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然后能主动地去改正,这就是一个好事,也就是意识先要觉醒。
不得不感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样,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无不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对是我们的瑰宝,期待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收获更多。
(2508班学员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