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让书写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浩瀚星海最亮的一颗星

作者: 时间:2022-04-01 点击数:



    今天是线上培训的第五天,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聆听了朱乐朋教授的实践观摩课《中华书法文化与书法教学》。书法是灿若星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无穷的底蕴,更是华夏文明精髓的代表。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髓成一体。


书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书法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感受,朱老师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帛书、碑刻文字、纸书墨迹生动形象讲述它们的一路走来,一条凝练的线条彰显着它的文化内涵,从来不曾间断,从实用逐步发展为一门能够抒情写意,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书法。

书法的精神在于心,可以说,书法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古代书论中有许多术语,都是形容人格的词汇。如雄壮、质朴、磊落、刚健、闲雅、沉稳等。例如朱老师评价王羲之的《兰亭序》,可见王右军之飘逸,即使是从单个汉字的书写中,我们也可以体味到民族文化的气息。从古朴严谨的篆、隶书,庄重整齐的楷、真书,到流畅奔放的行、草书,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性。书法中抽象的自然与情感、心态的虚静与空灵、气脉的贯通与运动的精神内涵,可与天地相结合,可写心、写神、写意。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足以“ 天人合一” 为最高的本体精神与价值境界,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地合一、贵和尚中。这种强调着和谐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兼容并包,使社会达到“ 太和” 的理想境界。书法的理想境界也是和谐,书法的笔意气势五不体现自然的和谐之美。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兼顾补充其它的功用。如《兰亭序》的章法整体雅致均衡,也是通过对每一纵行的左偏又移不断调整,造险救险而实现的,可见,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错,“ 和为贵” 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书法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感受,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传统文化教师优势,发扬光大书法这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书写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浩瀚星海最亮的一颗星!

2508班学员 戴伟娜)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