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承接的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班,听到了许多大咖的精彩演讲,深感对提升自己传统文化的素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有裨益。同时,教育中心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课例。有理论,有实践,就如何在教学中传授传统文化、如何培育新时代的新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宋立林教授的《成人之道与为师之德》发人深省,他首先指出现代教育的不足:注重科学,忽视人文;重视实用,轻忽理想;注重知识,忽视道德;重视学历,忽视人格;只教书,不育人。进而讲到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儒学教育恰恰能弥补现代教育之不足:儒学即成人之学、为人之道,通过后天的教化与修养,控制人的动物属性,提升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特别强调,老师要具有高尚品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那么老师应该做怎样的老师呢?宋老师创造性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儒学结合起来讲解:有理想信念就是志于道,有道德情操就是据于德,有扎实学识就是游于艺,有仁爱之心就是依于仁。这个解释令人耳目一新,且又加深了对两者的理解。
张伟老师的《例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鉴往知今、与时俱进》,从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塑造优秀传统文化家园三个方面展开讲述,告诉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周倩老师为我们执教了一节传统体文化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整堂课分诚信故事引入课题、探究字源、诵读经典、故事探究、辨析明理、知行合一等几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诵读、理解经典,明白了诚信的重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定会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潜心学习,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课的开设,一定会让校园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修身养性的殿堂,会让校园中走出的是人格完满的而不是干瘪的学子,是精神健全的而不是文化缺钙的人才。
2510班学员 贾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