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0日,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第六期的开班仪式在曲阜师范大学通过线上“云端”形式举办。
本次培训项目由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承办。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兆祥出席开班仪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负责人、工作人员、全体参训学员参加了本次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孙金杰主持。
首先,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兆祥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对本次培训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向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参训学员表示欢迎。李兆祥介绍了我校在传统文化研究、教育与传播领域的突出特色和优势,深入剖析了本次培训任务的背景、意义,希望每一位学员在名家名师指导下,及时转变身份,认真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弘扬和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努力开创传统文化传承之路。
随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沈秀清对学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引导学员有信心、有责任,学会学以致用,努力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宋立林教授介绍了培训的课程设置和具体安排。
3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徐勇教授的专题理论课——《政策话语与专业认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探问》正式开展。围绕这一主题,徐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1.中小学传统文化标准的研制过程2.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3.传统文化的教育标准4.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徐教授引经据典,联系实际,让学员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明确的认识。
3月22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朱乐朋教授的《中华书写文化与书法教学》,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对于教师们指导学生书法教学,提升自身书写素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朱乐朋教授对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详细剖析,带领学员们从笔墨中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文明。
3月23日,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园丁刘健老师《鉴古知今,与时俱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的报告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直接塑造者,要志在成为“四有”教师,志在实现自身从一名简单的教师到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的蜕变。心中有数,做事有度,眼前有路。除了有扎实博学的学识,优秀的教师必须胸中有气度,懂得谦让包容,具有与孩子交往的智慧和豁达,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爱戴和喜欢的老师。热爱阅读,做一个有充满书香的、有气质、有气度的老师。如此,才能成为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直接塑造者。
3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积春教授解读《孔子与<论语>》,以成教授为首的实验教学团队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创设了“回到孔子时代、回归孔子故里、回溯孔子生活”的历史情境,实现了“时空穿越”,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潍坊市坊子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王瑞荣老师分享了《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区域实施》一课,对身在一线的老师们来说非常有意义。王老师在她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她谈到,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努力把传统文化与日常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学生们日常教育当中,学生们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了解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才能进而传承传统文化。
围绕着教学实践经验,在专家学者的引导下,学员们积极交流发言,展开别具生面的教学经验研讨课。
3月26日,为期六天的第六期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圆满结束,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召开结业仪式,对本期培训作总结,以期保持接下来的在线培训更加高质、高效地进行,保证训有所得,学有所成。
学员代表缪兴萍表示,为期一周的培训异彩纷呈,专家学者们为小学传统文化教师们呈现了一场浩瀚的视听盛宴。既有教学实践,有传统文化课例展示,也有汉字常识与传统文化教学,还有经典诵读案例分析,古诗词诵读技巧等,直接指导并提升了学员们的教学水平。专家学者们在理论层面上的专业讲座,使学员们在广博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方向。
结业仪式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沈秀清主任发表讲话。他谈到,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学员们以勤学不辍,通过在线平台认真聆听了专家的精彩授课。通过学习,学员们领会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本次培训结业,只是学员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生涯的一个新起点,希望大家能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了强大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与民族精神。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发展、促进青少年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的时代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