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交流拓思路,躬身研讨促成长——海南州高中理化教师跟岗研修 第23期简报
作者:却三杰 化学组员 时间:2025-06-25 点击数:
今天是海南州高中物理化学教师跟岗研修培训的第23天。学员们延续着紧张而充实的学习节奏,积极参与各项交流与学习活动,为后续的应用与提升奠定基础。
一、自主学习与交流

今日,物理组全体学员进行了集中的自主学习和复习。大家系统性地梳理、总结了前阶段培训所涵盖的核心内容,包括物理的教学策略探讨、实验设计方法的解析以及新课标精神的深入解读。通过整理个人学习笔记、反思典型教学案例以及在组内进行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学员们致力于深化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实践环节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铺垫。

化学组学员则与江宁班化学教师夏老师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夏老师首先主动询问了青海新高考化学试卷的特点与考情,跟岗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对青海高考的研究,详细阐述了青海新高考化学试卷在题型设置、命题侧重点、难度梯度等方面的特点。例如,青海新高考化学试卷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在一些与实际生活、生产相结合的情境类题目上,对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在实验考查部分,更强调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以及实验操作细节的掌握。化学组跟岗教师们也针对江宁班的复习计划提出疑问,并分享了自己在教学复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双方围绕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如何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怎样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夏老师分享了江宁班在复习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和创新方法,为跟岗教师们开拓了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
二、小组磨课与研讨

物理小组聚焦《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这一课题,针对组内却三杰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磨课过程围绕多个关键维度展开,包括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与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境导入的优化(如建议补充中国探月工程等现代实例以增强时代感)、探究活动的梯度设计(特别关注数据推导环节以降低认知负荷)、教学难点(如引力常量测量的意义)的有效突破策略、学生互动形式的丰富(如增加小组合作计算任务)以及跨学科联系(如结合地理、历史学科)的挖掘等,旨在共同优化课程设计的逻辑性和实践操作性。

化学组全体教师集体听取了曹老师关于电解原理及规律教学设计的汇报。曹老师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多个方面,对电解原理及规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阐述。在教学目标方面,曹老师不仅明确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以生活中常见的电解应用实例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解原理及规律。跟岗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从曹老师的汇报中汲取了许多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

晚间,物理组及化学组教师们召开了集体研讨总结会。会上,大家首先对上午的学习与交流内容和下午的教学设计汇报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每位教师都分享了自己在一天学习中的收获与感想。随后,教师们围绕如何将今日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后续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此次跟岗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充实,为跟岗教师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今后的物理及化学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