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2025年山东省黄河滩区小学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在曲阜师范大学圆满结束

作者:王誉洁 时间:2025-09-23 点击数:

编辑:王友楠| 责编:孙金杰| 终审:沈秀清


9月15日至19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2025年山东省黄河滩区小学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小学语文)”在曲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黄河滩区16个县市区50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齐聚孔子故里,通过为期5天的沉浸式学习,在传统文化浸润与教育教学实践中汲取养分,为黄河流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15日下午,开班仪式在曲阜师范大学举行。中心主任袁梅出席并致辞,指出:“黄河滩区教育振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孔子故里的高校,我们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使命,本次培训将立足‘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双轮驱动,助力骨干教师成为区域教育改革的‘火种’开班仪式由班主任王友楠老师主持。

来自济南的李娟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动情地说:“从黄河之滨到孔子故里,我们带着滩区教育的期待而来。这里既是文化圣地,也是教育创新的实践场,我们定当以‘学而不厌’的态度汲取智慧,‘诲人不倦’的精神将所学转化为课堂变革的力量。”班主任王友楠老师就培训纪律、课程安排及考核要求进行了说明,强调“考勤与实践并重,过程与成果共抓”的管理原则,为培训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本次培训聚焦“整本书阅读教学”“大单元设计”“教育家精神传承”等核心议题,邀请省内外专家打造思想盛宴。潍坊中小学读写中心主任张国钟以《小学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为题,从教育需求与学生发展双重视角,剖析“为何读”“读什么”“如何读”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带来《指向实践——探寻语文课程改革的路径》专题讲座,以“语文课程性质重新定义”为切入点,明确指出传统教学“重课文分析、轻语言运用”的误区,提出“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从知识传授转向语言实践”的改革方向山东省教科院教研员高旗老师以《分解与重混——大单元教学设计行动解析》为题,揭示大单元设计的核心逻辑

此外,曲阜师范大学袁梅教授的《传承中华师道弘扬教育家精神》、雷传平副教授的《小学语文前沿教学法与教学模式研究》等课程,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为学员们提供了兼具思想高度与实践温度的专业引领。

本次培训突破传统讲授模式,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实践体验”多元方式。在“工坊研修”环节,学员们分组完成“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从目标分解到活动设计,再到评价任务制定,专家现场指导修改,实现“学用结合”;在“文化体验”中,学员们走进中国教师博物馆,现场感受“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智慧,不少学员感慨:“站在孔子讲学的杏坛前,更能体会为师者的责任与荣光。”

9月19日上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举行结业仪式。中心副主任袁梅教授对培训进行总结,她首先高度肯定学员们的学习热情:“5天时间里,大家完成了32学时的理论学习、5份实践作业、2次分组研讨,出勤率达100%,展现了黄河滩区教师的专业素养。”随后,她代表中心为学员获颁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证书。第二组学员曹静作为学员代表分享培训心得体会“从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到文化育人的路径,每一堂课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教学创新的思路。回到岗位后,我们将把所学转化为‘让每个滩区孩子享受优质语文教育’的实践。”

据悉,本次培训是山东省“黄河流域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举措,后续曲阜师范大学将通过“线上研修+跟岗指导”持续跟踪学员成长,构建“培训—实践—反思—提升”的闭环体系。正如袁梅在结业致辞中所言:“教育是点亮未来的火炬,愿各位老师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在黄河滩区的教育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结出丰硕果实。”

从孔子故里到黄河之滨,这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教育对话,不仅为50名骨干教师注入了专业成长的动力,更搭建起黄河滩区教育改革的桥梁。随着学员们陆续返程,一幅“以文化人、以教兴滩”的教育新图景正在齐鲁大地徐徐展开。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