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秉四书五经,济五湖四海

作者: 时间:2022-03-09 点击数:


 

沉浸在唐诗宋词的诗情画意、婉转情思之中,我有很长时间忘了先秦诸子百家群星璀璨的光辉时代。然而,即便想起来,似乎也只有那遥远的星光、遥远的膜拜,总是少了一份真挚与衷心。直至今天,在颜炳罡教授追本溯源、条分缕析的讲授之下,那段不甚清晰却高山仰止的道统流传渐渐有了更加具象的面貌。

颜教授首先讲解了四书的重要地位——中国人的《圣经》,真正的《圣经》。它承载了作为“轴心文明之轴心”“继往开来,一代圣人”的孔子的儒学道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一条源流。窃以为即便称其为中华文化的脊梁也绝不为过。

而后,颜教授又梳理了四书与五经的关系,指明了五经的源头地位。细致梳理了诸子百家与五经的关系,让我们清晰明了地知道五经与四书的源流关系。“经书不可不读,至少须通四书。”这是颜教授对于为师者的要求,也是身为学者对于当下老师的期盼。

从梁武帝崇佛弃儒到王安石高标孟子,从二程重编《大学》到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颜教授将历史、政治及为人之道融会贯通到《四书》的历史之中,给我们带来一场来自于学者的学识之雨,浇灌我们久已荒芜的心田。通过颜教授的讲解,我们也清楚了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背后的理念逻辑,对于四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后,颜教授介绍了四书五经的传承历程,既说明了经书流传过程中的异变问题,也高屋建瓴地指明了四书与中华文化发展的交互关系。这既是学术的发展,更是文化的演变,是儒学这棵大树由仅具主干到枝繁叶茂的生长之路。理清了四书的发展流变,颜教授花了大段时间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儒家思想,明了“礼”“仁”“忠”“恕”等概念,厘清“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儒家惠及苍生、做有用之学的根本理念。

最后,颜教授又深入阐释了四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教导老师们要有一定的国学修养,从国学经典中寻得修身之道,立德树人。

儒学之广大,非一时能尽观。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如拨云雾,得见青山。接下来,我将遵循朱子四书读书法,通读四书,再研国学。秉四书五经,可济五湖四海。以我之愚,虽不能尽此功用,但求能济周边、惠及学生子女,余愿亦足。2501班学员  王敏)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