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源泉。让学生从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民族之魂,是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听了宋立林老师的课,真的受益匪浅。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融”为一体呢?
一、文化浸润 润物无声
学校要将传统汉字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是学校的一大特色。“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浓缩其中。学习汉字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二、经典诵读 陶冶性情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浓缩了我国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结晶。为有效推进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组织骨干教师精心选择经典文本,编写适合少年儿童诵读、容易理解的国学校本教材,先后开发了《中华成语》《经典诵读》《传统节日》等教材,内容涵盖《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传统国学经典,全面构建国学诵读的课程体系,为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体验 升华情感
为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检验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每个学期,学校要组织一次“书香溢满校园 国学伴我成长”诵读会和“书写规范汉字 传承中华文化”书法比赛。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传统是民族的本。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都昌小学坚持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让传统文化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2504班学员 赵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