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活动已经过半,从最初的期待、渴求到现在的震撼、满足,每个人都感到这次精神盛宴容量大、质量高,真让人过瘾。每一场精彩的报告,每一个实在的在线体验,都触及大家的灵魂,使思想被一次次升华,心灵被一次次洗礼。
刘健老师《鉴古知今,与时俱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的报告,让我深受启发。教师这一职业,在古代人称“先生”。中国教育的进步要寄希望于新时代的“大先生”们身上。教师作为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直接塑造者,要志在成为“四有”教师,志在实现自身从一名简单的教师到做新时代的“大先生”的蜕变,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刘老师在报告中说:“大先生”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给学生上课,自己首先要明白,才能让学生听明白。正所谓要想学生获得一杯水的知识,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网络的越来越发达,小朋友懂的越来越多,作为老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落后,要及时充电,这样才能给学生传道解惑。
那么自己的一桶水如何而来?其中一定离不开读书学习。这点让我想到好教师的标准。那么如果问好教师是什么样的?优秀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我想一百名老师会有一百个说法,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崇高厚重的师德、渊渊博学的师才、浓郁真挚的师爱。更让我想起一句话:有双眼不一定看清世界, 有双脚不一定走地球。也让我想起一个人,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真正的教育者、教育家、教师、长者——朱永新,记起他讲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做一名读书者、做一名思想者、做一名践行者。每天读一点,每天记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记录一点。
我愿做一名真正的老师、智慧的老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喜欢我这个人,喜欢我上的课。迎着阳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带着激情、带着承诺、带着责任、带着奉献、带着信任、带着感恩、怀揣梦想,仰望星空,执着前行,脚踏实地。
2506班学员 马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