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书法爱好者长寿,实际上是书法的美感对人的生理产生健康的积极作用而已。今天我有幸聆听了朱乐朋教授的《书写文化与书法教学》后,也令我对熟悉的汉字产生纯真的愉悦。从朱老师的语言风格中,感受到”乐朋“名字的深意,也在快乐中收获颇丰。
在跟随朱老师的书法欣赏长廊中,有的纤细婀娜,有的厚重有力,有的勾点清晰,有的飞舞连篇……但我还是钟爱于书法大师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慕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王羲之的书法,不是预先设计的静止形态美,而是造型运动的美,是充满生气的独特之美。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说出了书法鉴赏的精髓,强调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书法审美观念。但在自己的书法爱好中缺只看到书法作品的外形,没看重神采。听了朱老师的授课,才让自己感到懂书法的浅显,没有重视书法作品背后的学问。如:赵孟類本是宋朝赵家的皇族公子,赵匡胤的后代子孙,真正的治国之才不是很多,但是出现了很多的书法名家,例如宋高宗赵构就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類早期就是学习赵构的思陵书,中年的时候又学习西晋时期的著名隶书大家,也就是小楷的发明者钟繇。晚年的赵孟類也是在不断的进步, 他通过临墓唐朝时期的书法名家和一些经典的书法碑文, 取各家精华,来逐步完善自己的书法技艺。赵孟頫书法特点最重要的就是形意的结合,赵孟頫的书法结合前人的书法优点,注重形意结合,让书法有了自己的意韵,这才有了”赵体”的问世。
“字如其人” 就是通过欣赏作品中,能看到人品。毛泽东书法大气磅礴,这是由大政治家的气魄所决定的。王羲之的字潇洒飘逸,颜真卿的字厚重,文征明的字格调高雅。总之,书法丰富的语言,应是书法家人格的写照。
书法作品的抽象美是一种力量巨大的美。她来源于书家熟练的线条运动;来源于书家对自然之美的广博学识;来源于书家对美的领悟与创新之灵感。特别是作品中的飞白,是汉字书法独有的风流!飞白使书法作品意境深远、张弛得体、回旋自如、思维韵长。飞白是无为而治的悠然,也是闲适自然的存在,更是书法先师王羲之先生的智慧和哲学的无意笔底流露!
因此,中国汉字用书法形式书写后,不仅能交流思想,而且还是以一种特殊视觉形式来表达观念的美,来传导意识的美,直至达到心灵的升华。
2505班学员 孙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