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做如水的教师

作者: 时间:2022-03-25 点击数:


今天下午,聆听了刘健校长的《鉴古知今,与时俱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感觉如沐春风。通过这堂讲座,我领悟到老子“上善若水”刚柔相济的至善境界。教师应当以水的情怀、水的品德,水的坚守,水的沉积、水的韵律,水的智慧,教给学生如水的品质,培养出如水的学生,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做好新时代的“大先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教师,应当具有水的美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至柔却能容天下。教师,应如水一样,润物无声,海纳百川,对学生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唯有德高,才能望重,才能以自身的优秀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才能在教育行业留下夺目的光环。一个道德低下,文化庸俗的教师又怎能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示范。”无德,无以师范;无学,无以为师。纵观我国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李希贵、窦桂梅、韩兴娥等诸多名师,无不是有着水一般的情怀,扎根教育事业,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不卑不亢,波澜不惊,甘于寂寞,与世无争,于泥沙共处却依旧清澈。如一眼清泉,蜿蜒山间,无尘无埃,无嗔无欲;宛如一湾深潭,平静从容,淡泊明志,心如止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当具有水的积累,清澈湛蓝,不停流动,永远有着一脉活水,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给予学生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师,应如水一样,奔腾不息,厚积薄发,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在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中,作为教师,更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厚自己的底蕴,甚至重新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知识体系。要改变教育走向,首先要改变自己,要让自身变得强大。面对困境,教师要如流水般顺势而为,处变不惊,百折千回,不屈不挠,不断寻找新的出路。我们要彻底摒弃“师讲生听”的旧模式,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积极思维,为每个学生找到人生最佳渡口。我们要善于利用集体的智慧,一路奔腾,一路壮大。最终,百川汇聚,奔流入海。教师,应热爱工作,勇于探索,孜孜以求,面对“素质教育”改革中出现的难题,逆流而上,永不言弃,水滴石穿,方能水到渠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教师,应当具有水的智慧,遇到障碍懂得绕路而行,绝不横冲直撞、硬碰硬闯。教师,应爱生如子,遇到问题学生,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在水的且歌且舞中,消融学生心中的戾气。教师的爱,应如水一般,可以上天入地。上天,化为春雨,滋润万物,无声无息。入地,化为甘露,生津止渴;烹为茗茶,回味悠长;酿为美酒,快意人生;入药为汁,滋养心灵;煲制成汤,康体去疾;落入江河,奔涌归海。教师,要以人为本,循循善诱,教育学生,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事半功倍。教师。要谦卑而温和,和学生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如流水一般,永远向低处流淌,在满足他人的同时,成就自我,最终成为万源的归宿。

听罢刘健校长的《鉴古知今,与时俱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我宛如找到了水的世界:汩汩泉水汇成涓涓溪流,帘帘飞瀑坠入静静深潭,浩浩江河奔入茫茫沧海。水的厚积,水的坚持,水的浩大,水的纯净,水的音韵,令人回肠荡气。水的世界,妙不可言。只要心中有梦,信念如水,我们就可以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一颗如水一般的种子!

做一名如水的教师吧。教师上善若水,学生方能大爱汪洋;教师波澜不惊,学生方能静似水莲;教师胸纳百川,学生方能心比天宽;教师百折不挠,学生方能水滴石穿。让我们在水的世界里完成华丽的蜕变,教育的明天必将一片水光潋滟。

             2025班学员 张俊杰)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