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在这春光烂漫的日子里,我有幸与大家一起相聚云端,参加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时间虽短,培训内容却丰富多彩。专题理论课、实践观摩课、在线体验课、云端现场教学课、实践观摩课、教学研讨会,一堂堂课犹如一道道味美俱佳的大餐,亦如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卷,给我带来了视觉听觉的冲击,让我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一场文化的盛宴。
这次培训,开阔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传统文化素养。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教授、专家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某个领域内深入研究,著书立说,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的讲座风格各异,或通俗易懂,或诙谐幽默,或活泼生动。一节节厚重的课,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见解。成积春教授的在线体验课,使我对孔子与《论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朱乐朋教授的实践观摩课,让我对中华书写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重新的认识;蒋文祥老师的专题理论课,引我进入古诗词诵读的大门;李成泉校长的专题理论课,让我认识到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教师成长等都可以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
这次培训,丰盈了我的思想,刷新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之前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浮浅的,只局限于四书五经。这次培训让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多元化有了重新的认识。书法艺术、古诗词诵读、汉字文化、礼乐文化、小品相声……这么多的艺术形式里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其实,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只是平时我没有留心罢了。比如春节时贴春联这一风俗,就蕴含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书法艺术。许刚教授在专题理论课上,结合生活中和网络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生动活泼的讲述了礼乐文化在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中的作用。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就透露着我们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修养吗?
这次培训,促进了我的反思,让我对传统文化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我们学校每两星期有一节传统文化课,语文老师兼职。传统文化教材编排很好,涉及到政治、思想、精神、生活、信仰等领域的各个方面。可惜在教学时,我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的授课,从没有仔细的思考过:教材这样选材的目的是什么,传统文化课要传达给学生什么,如何上好传统文化课……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就难以上好传统文化课。从今以后,再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我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思考传统文化课的意义,创新上课的形式与教学的内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王瑞荣老师在讲座中说,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对小学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愿望,才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培训最短,却如春雨洒落在心间,定能催开孕育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传统文化之花。
2505班学员 李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