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参训的第二天。作为一名参训教师,深知自己的传承责任。今天的学习也让我收货良多、感触良多。
首先学习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颜炳罡教授的四书与立德树人的关系。颜教授用大量时间讲述何谓四书?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经,常也,常道也,即根本原则,恒常不变、亘古皆准之思想。圣人所说的常理、常道才可以称为圣经。佛所说就是佛经,墨者所说是墨经等等。五经是源,是中国文化之源,代表了孔子以上的中国文化的道统,由四书而通五经是追溯,而五经而贯四书是顺流,四书代表了自孔子以下的中国文化的道统。在颜老看来,四书才是真正的圣经,是中国人的圣经,更是中华美德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不能不读《四书》。
还学习了,王瑞荣老师的《小学传统文化教学区域实施》更是为我以后的传统文化教学指明了方向。王老师结合自身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探索,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解:1.政策文件,保障实施;2.课堂教学,教材落实;3.学科融合,有力补充;4.多种活动,有效促进。
课程最后学习了,池玉玺教授的《汉字常识与传统文化教学》为今天培训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池玉玺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说“文”解“字”、象物之形、指事强调、会合表意、形声相益、同音假借、余韵等相关的汉字知识,并通过大量的例字进行详细解释,使大家不仅欣赏了汉字的美观,还了解了汉字的演化和丰富的内涵。
一天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感受到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真正做到“传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
2507班学员 欧彬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