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厚植传统文化,助力教师发展

作者: 时间:2022-03-30 点击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教师,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与施教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及受教情况,更关乎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2年3月29日,通过山东省小学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平台,有幸聆听了枣庄市教育科学院张伟老师的《例谈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鉴往知今、与时俱进》实践观摩课。两个小时的课程让我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受益匪浅。

首先张老师从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塑造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向我们阐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和智慧,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了解到在新时代,只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才能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次,我们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最后,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为时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张老师还指出了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四条原则:

一是价值引领与情感体验相统一,二是人格养成与公民教育相统一,三是学习经典与生活实践相统一,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精神命脉”。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格塑造想念结合,使学生从经典学习中汲取营养和智慧,萃取思想精华,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陶冶高尚人格,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张老师最后提到:“每个人都是一棵大树,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根。愿我们的学生拥有人生智慧,充满仁爱心、感恩心,心系家国、胸怀天下,播种生命的善良,挥洒仁爱的光辉……”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能给我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它更是一座无声沟通世界的桥梁,源源不断传递给世界温暖与本色!我们不仅需要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给孩子们,弘扬和传承民族的文化精魂,更需要进行突破与创新,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下绽放新的文化魅力!

2508班学员 徐淑琴)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