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时代“大先生”
作者:任金花 时间:2023-02-21 点击数:
今天有幸学习了天津职业大学副校长杨荣敏研究员的讲座,受益匪浅。讲座第三部分“以造就大先生为关键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对全国教师提出做“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在第32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角度,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总书记将教师称为“大先生”,不仅充分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老师也为我们提出了八条历史教师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的策略“强师德、懂专业、明课标、落课堂、走企业、建资源、提素养、会管理”。
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时刻,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使命担当,为祖国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中职生年龄大多在12-18岁之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由于他们自身学习能力有所欠缺,思维方式不成熟,很难独立解决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这更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爱心、有耐心、有创新,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在塑造学生品格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推动国家民族、历史文明的发展中闪耀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读史使人明智”,以优秀的人格品质为榜样,以反面的人格品质为镜鉴,发挥历史教学的作用,服务“立德树人”。杨老师还提到作为基础课老师要“懂专业”,基础课老师懂专业,既能服务于我们的基础教学,又能服务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以我校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为例,我从学期初主动了解学生专业学习计划,制定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协调的历史教学设计方案。如20级京剧班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时,正好在排演京剧《岳母刺字》。通过与戏曲专业教师的沟通,了解到戏曲要塑造的岳飞形象和基本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所学的戏曲引入课堂,以岳飞为线索,提高课程的活跃度和关注度,提高课堂授课质量,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岳飞抗金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历史史实,更好地理解领悟岳飞的人物特点和人格精华,也能帮助学生塑造好这个形象,演好这出戏。
在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今天,作为中职教师,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争做新时代大先生,当好学生成长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