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如何在教学中展开德育教育

作者:陈妍孜 时间:2023-03-13 点击数:

今天是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的第四天,我们迎来了重要的一课——张洪高老师的《新课改与新课标下的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与策略》。张洪高老师通过授课阐明了德育的含义。德育之德,德育之育,关键在于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突破学生内心的情感障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把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强调从小处着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要如何从小处着手呢?我认为从教师方面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而不是用自己手里的火把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到良好榜样作用,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自己良好的思想、行为、态度感染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二、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是教师教书育人、履行自己职责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将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其中,做到以德育内容来充实教材中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并逐步形成优良品质,如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主动,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能够自觉地遵守纪律,做事有责任心,关心他人,等等。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品德和人格修养。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德育因素,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要用自己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来培养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来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伟人传记来培养其崇高的精神境界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德育因素,并引导学生体会其深刻内涵,使学生对德育产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