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心中有爱,文化自强

作者:苏琴心 时间:2023-03-21 点击数:


我有幸成为2023年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集中培训、有专家与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专家进行讲座。通过这一次体验式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位专家是那么敬业,那样的专业,他们那种不惜自己的休息时间的牺牲精神,他们那种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的视野,让我赞叹不已他们风趣幽默,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自然。

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
   第一,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往作为文化的输出国,现在却面临的被其他国家文化冲击的窘境,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我们必须立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而加强文化自信首先要从教育做起。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少年拥有文化,国家才能在文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融入中国文化,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教师要从自身的工作实践中出发,注重课堂的情景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多提出问题,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运用自然的教态,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要吸取优秀前辈的经验,激发对教育的热爱和动力。只有从内心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充满力量和温暖。许多优秀教师将一生的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即使在病房中也不忘牵挂学生,选择可以看到学生的病房,在交流中探索更好的教学方式,写成论文,给后辈提供经验。正是这种大公无私精神,才使中国教育越来越好。

第四,在孙宝华老师《新课改与新课标下的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原则与策略》的讲座中,我认识到在小学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把所教科目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避免机械化、教条式的宣讲。教师要从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也需要反思和总结,积累好的教学经验,结合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总之,身为老师,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