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王书奇老师关于《乡村学校班主任和德育工作经验分享》的培训,使我的受益匪浅。我体会到了只有自己真正喜欢班主任工作,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去做。还体会到了“终身学习”教师观,要做一名乐于学习,业务过硬的好老师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习近平总书记说: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作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能停下脚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总结总结再总结。要走在不断丰盈充实自己的路上。我不仅感叹,就是那么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教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精神气和好像用不完的教育精力,王老师介绍班主任工作时,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亮光。王老师从未停歇,他一直在路上,一直走在充实自己的路上,即使现在王老师已经达到了我们绝大多数教师达不到的高度,但却还是一直在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让努力和优秀成为习惯,那普通平凡的我们又谈何做不到呢。
作为班主任要用心,要对学生充满爱,要对学生投入真正的感情,“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愿意亲近老师,才能相信并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与道理。现在我们班主任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做到了,但在关爱学生方面做的并不是很好,这需要我们真真正正地付出自己地真心。教育孩子不是只有严加管教动辄打骂才管用的,关爱学生往往比体罚更有效果。学生出了问题,切忌主观武断,简单粗暴,处理问题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我们班主任还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总是事后惩戒学生,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事前引导,而不是学生犯了错误就把他单独领出来训话,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这个教师只会教训学生而不会反思,再则学生的心理可能受损。
上周我们班级的日常管理差到离谱,这次我没有向往常一样批评学生,而是认真思考了一下,先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并且认真写了一篇感悟,并在班会上给小学生读了。事实上,反响很不错,学生其实相当懂事的,教师做了什么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教育是一件循序渐进并要持之以恒的一件大事,教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作为教师,尤其的班主任,我们要有耐心、有信心一定可以教好学生。教育是心灵的交流,是心灵的建设。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继续努力,要一直在路上,要认真总结及时反思,要虚心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要终身学习,要不断进步。当然作为班主任还要对学生严慈相济,用法得当,用心感化,用爱耕耘,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