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作者:董珊珊 时间:2023-03-31 点击数:
——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培训心得
春暖花开季,学习正当时。非常荣幸加入山东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的培训学习,四天的培训可谓干货满满,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使我开阔了眼界,每场都是视、听觉盛宴,使我不仅提升了认识,还陶冶了情操,获益颇丰。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论一下我的感受。
一、做一名乐于传承的乡村教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美妙的诗句啊!分别描述了春天、春雨、春风,可见,中国人民智慧无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午,袁梅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场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传统文化要与美育结合起来,不要只追求形式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复古主义,要坚持立德树人,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逐渐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做一名创新型的乡村教师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对于我们乡村教师来说,不断创新是永葆职业青春的重要因素,只有传承没有创新的观念是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作为新一代的乡村青年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代共进步,不断创新,为学生提供适切教育。正如袁老师所讲,经典诵读我们只是单纯让孩子们去背诵、记忆、书写、考评,缺乏对美的发现,诗词经典中的美和韵味,学生无法体会,更无法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应多动脑筋,多想、不断尝试、推陈出新,可以变枯燥的诗词背诵为有趣的角色表演或影视拍摄,多从孩子的角度、心理出发,不断探索,反复研究,真正做到“诲人不倦”,而不是“毁人不倦”!

三、做一名研究型的乡村教师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新型教师,如果我们只教学而不研究,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只会止步不前,甚至退步,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写作时,欲写又止,不知从何写起。今天下午,潘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乡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犹如一场及时雨,使我明确了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乡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就是:爱写作、爱思考、爱智慧。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要选定题目、确定标题、找出问题、撰写摘要、明确正内容、注重参考文献。现在的我如同写作小白,应该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反思、不停地写作,不能只关注教而不去研究、写作,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自己的课堂。
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我们应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该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多向优秀的老师以及专家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素养、写作水平、研究能力,真正做一名爱学习、勤思考、善创新、勤思考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