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师道初心 坚守乡村教育
作者:于国玲 时间:2023-04-01 点击数:
今天是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培训的第五天。专家们的分享,既开阔了我的眼界,亦让我学到了满满干货。
教师所传之道,即为人之道。中国人之教育宗旨与其教育精神,其主要乃在“德”字。教师应为一具有德性之通才。今天下午,尼山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师德标兵杨朝明老师带来的《中华师道与新时代教师使命》专题讲座,让我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杨老师提到,“志于道“就要做有德的人,做有爱心的人,做自觉以诗礼涵养自身的人;人“志于道”就不“耻恶衣恶食”,就不会只专注于生活的琐事,而应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段话让我更明确了我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初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那么,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重师道的人民教师呢?
学好理论之“道”,在岗位重学习。作为一名乡村青年教师,我一定要站稳政治立场,学精悟透用好教育教学看家本领,自觉、自愿、自主、自信地进行自我教育、转变、提升、完善,做一名关心学生、呵护学生的好教师。
立好授课之“业”,在教学重提高。作为一名青年乡村教师,我一定要始终保持“倾听者”的姿态,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要“善以授业”,讲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解好自身之“惑”,在实践重升华。始终保持“交流者”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为我的学生们答疑解惑,努力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帮助我们乡村的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