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作者:杜梦雪 时间:2023-04-06 点击数:
今天是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的第三天。随着培训的慢慢展开,我们也迎来了本次培训非常重要的一节课,崔成志教授的题为《基于实践指向素养的课堂改造》的讲座。作为我们日常教学的行动指南,崔老师的讲座是我们最为期待的。
崔老师的课堂主张“隐导为爱”,提出了“好课531”理念——五个度、三个路径、一个境界。任何的课堂模式都要始于真正的实践,成于坚持。每一堂课,教师都要真正融入课堂,用心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做到每一课都能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留下点点星光;触发学生对生活对世界有新的感受与感悟,用心丈量世界的方寸,发现自我。当教师完全沉浸在课堂中,也就做到了润物无声,到了“忘我”境界,这便是好课。
崔成志老师表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文化创生”可以同步推进,重视学校教育价值,关注课外教学。课堂的状态应该有五个“度”,即“双基授业有深度、能力培养有深度、情感体验有强度、精神提升有高度、全面育人有广度”。在课堂改造的路径和方向上应该“用问题点亮课堂、用过程贯穿课堂、用综合提升课堂、用自主评鉴课堂、用合作解放课堂、用探究深化课堂。”除了这些,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崔老师常常采纳家长的意见,结合自身教学的方法。他曾到访二十多个地方指导课程改革,方法着实有效,让人很容易就理解了其中的方法。
同样令人震撼的还有崔老师的学生观:作为教师要有“坚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习”这一教育信念。崔老师提倡要用问题点亮课堂,要学生体验解决过程,领略问题解决方法,形成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用过程贯穿课堂,关注课程整合,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性评鉴课堂,用合作解放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形成绚烂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