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做“四有”好老师 一路追光前行

作者:朱亚楠 时间:2023-04-07 点击数:


我今天有幸聆听了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袁梅教授的讲座,深有感触,让我对“四有”好老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有教无类

众所周知,个性教育源远流长。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重要的、发展的,具有巨大潜能的、鲜活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教育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虽然因为客观条件的各种限制,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个孩子制定一套特有的教学体系,但不要随意将每个孩子都用同一套方式去评比。也许只是孩子某一次闪光,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让孩子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
 袁教授在灵魂七问中抛出一个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培养什么人”到“如何培养人”,“育人为本”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教育是学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群体与整体的发展,更应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把孩子当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给孩子相对自由的个性发展空间,做到“因人而异与因材施教”。基于以上思考,学校以个性教育研究与实践为依托,在深入分析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学校教育实际并试图把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力图使学校教育由“片面教书”向“全面育人”转变,力求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对学校具体的育人目标、育人内容和育人途径进行研究和实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校育人质量、满足不同学生差异性发展需求、为学生创造适应其发展的教育。
 二、扎实学识,成为本领过硬的“杂家”
  袁老师提到是否有过硬的本领时,我心中咯噔一下,是啊,一位优秀的教师的必需,不就是他的基本功吗?而新时代的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成为一名教育杂家。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曾经说过,教师要当个杂家,即“半个编辑”“半个演员“半个播音员”“半个幽默大师”等,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应该称得上是个教育专家。教师的职业性质,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基本功,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拥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而作为杂家的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加持,还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不仅要读专业书籍,还需要多方面涉猎知识,这样才能应对学生各种千奇百怪的提问,才能真正成长为自己期待的“专家”。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说明了一个好老师对于学生、学校乃至民族的重要性。我希望在今后的努力中,追求成为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好有老师,成为学生成长之路上的灯塔,引导学生一路前行。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