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止于至善 奋力前行——山东省骨干校长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作者:韩立猛 时间:2025-10-27 点击数:

    编辑:王友楠| 责编:孙金杰| 终审:沈秀清



有幸参加本次的乡村骨干校长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案例研讨与同行交流,我对乡村教育的使命担当与发展路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收获颇丰、备受启迪其中李成泉校长和王书奇校长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两位校长不但理念水平高,而且接地气的一个个实例更是给我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干货。

整场报告,李校长以其深厚的教育情怀、清晰的治校思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一位新时代优秀校长的角色定位与使命担当。这不仅仅是一场报告,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和行动的导航。

总结而言,李成泉校长的报告是一次高质量的思想分享。 它系统、深刻而又务实,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有思想、有担当、有方法、有情怀的学校领路人的生动画像。

王校长的实践解答了乡村教育改革的核心命题——如何避免“城市模板移植”,实现本土化创新:将农家麦秸变为训练器材,把山路家访化作情感联结,用本土榜样(李振华老师)凝聚精神力量。这种“资源活化思维”,正是乡村学校突破硬件瓶颈的关键。

“百宝箱”里的红糖、满身伤痕的家访、180 秒的生死救援,彰显了改革的底色是“爱”。乡村学生更需情感滋养,这种“亦师亦父”的育人温度,比单纯的教学技巧更能激发成长内驱力。打造“共源尚美家校社” 教联体,将家长从 “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既解决了乡村学校育人力量薄弱问题,也构建了贴合乡土的教育生态。

各位专家报告的基础上,或许我们可以共同探讨几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以使“领路人”的角色更加丰满:

1. 关于“创新”与“坚守”的平衡:在大力倡导教育创新的今天,作为领路人,如何甄别哪些是应坚守的教育规律与传统,哪些是应大胆突破的壁垒?如何在变革中保持学校的定力与内核?

2. 关于“评价”的引领作用:学校的评价体系是指挥棒。作为领路人,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多元,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机制,从而将先进的理念真正落地?

3. 关于“数字化”赋能: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校长作为领路人,应如何前瞻性地布局,利用数字技术优化管理、变革教学、提升效率,同时规避其潜在风险?

培训虽已即将落幕,但实践之路刚刚启程。作为乡村校长,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把“终身学习”作为底色,以“务实创新”为路径,在师资建设、特色办学、数字化融合上持续发力,努力办出家长信赖、学生向往的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力量。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