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中国礼文化的真精神(下)

作者:逸民 时间:2019-12-18 点击数:




编者按:谈到中国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常为众口称述。两年前,学界就此“不刊之论”展开交锋,一时间,中国是“礼仪之邦”还是“礼义之邦”聚为热点,难分轩轾。《礼记》云“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要讲清“礼仪之邦”与“礼义之邦”的差异,关键在于把握中国礼文化的真精神!


825B

 


宋立林,字逸民,号瘦竹,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四、礼的精神之一:序与别

当然,礼作为一种秩序。我们可能要问,它凭什么代表一种秩序?其实,这是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天人之间的贯通合一,其表现在中国人在谈礼的时候,一定会追根溯源地达之天道。《礼记·乐记》就这样说“礼序乐和”,“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礼反映的是天地的秩序,乐反映的是天地的和谐。“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是人文先祖通过观察宇宙、天地、万物来发现万物之间的差异,而礼就是来反映这种差异,并使这种差距之间秩序化。


中国人发现宇宙是有秩序的,天地是有秩序的,万物是有秩序的,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当然也有它的秩序,所以我们就需要一种秩序既可以呈现天道,又反映到人道。礼本身就是根据天地之序投射到人类社会所体现出来的。荀子讲尊卑、贵贱等级的礼的特征,实际上也是天尊地卑——人们对宇宙的观察而得到的结论。尽管今天我们可能不认可这种说法,但是这是古人的一种思维模式。所以,礼的第一个意思就是“序”。礼的第一个精神就是序。和“序”相通的就叫“别”,礼的另一个精神就是“别”。


礼就是来“别异”的,所以荀子讲“礼别异”“乐合同”,这个是我们讲这个礼乐的时候非常基本的一个观点。礼就是来区分差异的。在宇宙之间有万事万物,它们各自不同。那么,如何来呈现这种自然的不同?这反映到人类社会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同,比如说男女的不同、长幼的不同,贵贱的不同,内外的不同等等,这都需要用一个文明的形式来把它呈现出来,对此,中国人想到的就是礼。“别异”——区分不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表现。

当然,中国古人也意识到“别异”讲得多,就会造成流弊。因为“异”讲多了就会疏离,产生一种距离感,不像讲乐讲合进而会促成亲密关系。因为强调“异”容易出现离的倾向,所以需要乐来辅助、辅成这种关系。这是值得注意的。中国人讲礼的时候一定会讲到乐,不会片面强调礼的重要,所以,我们讲中国礼文化的时候,背后便自然包裹着乐。礼乐是相辅相成的结构、架构,这是我想谈的礼的第一个精神——讲“别”、讲秩序。


五、礼的精神之二:敬

我想讲这个礼的第二个精神就是敬。在《孝经》中说,“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篇《曲礼上》讲“毋不敬”,都在谈敬的问题。我想,礼和敬是最密切的一对词。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礼的话,最恰当的就是敬,它是礼的最基本的精神内核。


在《礼记》和《孔子家语》中记载过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其中哀公问孔子,“人道孰为大”?孔子说,“政为大”。然后孔子就讲“古之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孔子着重强调了“爱与敬”。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人需要两种最基本的情感,一个叫“爱”,另一个就是与之相辅相成的“敬”。爱为什么重要?没有爱,我们这个社会没法把它凝聚抟为一个组织、群体;当然,光于爱,没有敬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知道《论语》当中,记载孔子有句话,叫“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光有爱,它会流于不敬,缺乏一种距离感、秩序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严父慈母,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结构,它实际上所要培养的孩子要懂得爱,要懂得敬。那么,在社会结构当中也是这样,仁来培养爱,礼来培养敬,所以仁爱与礼敬,两者相辅相成。

这就涉及到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在儒家的思想,在孔子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是什么?自古到今,大家都在辨析这个问题。前些年还出过一本书,我记得是香港的一个博士写的,叫《仁礼之辨》,是北大出版社博雅丛书的一种。张祥龙老师给他做过序,当然他们的观点可能还不一样。一般来讲,学者都是肯定仁,批判礼。认为礼的这个负面性比较大,仁则基本上就是比较正面的思想。这是五四以来基本主流的看法。比如说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先生,写《孔子评传》,他就讲要肯定孔子。怎么肯定孔子?孔子思想核心是仁。与之针锋相对的复旦大学的蔡尚思老先生,他们两人打笔仗。他就说,孔子是落后的、是倒退的,是复古保守的,其根据就是孔子思想核心是礼。不管是匡亚明还是蔡尚思,他们都其实把礼当成一个不好的东西,这一点到今天很多学者还是这样看。当然我也不是说礼就是完美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把礼的这种积极的价值和这种功能性的东西全部否定掉。


在我看来,礼和仁的关系其实就是“礼以显仁”的过程,礼是来彰显仁德的。没有礼,仁也很难呈现。当然,如果没有仁,礼就会流于形式。所以孔子讲,“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允,钟鼓云乎哉?”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所以仁当然是更关键、更基础、更根本的。礼,相对就会受制于仁,是一个从属的关系。如果说仁是体,那么礼就是用。这两者的关系,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这是一种工夫。通过礼的规范和约束,最后彰显出人性——“仁者,人也”——人性的一个彰显。


孟子在接续孔子的时候,他就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爱与敬的关系,显然他在强调礼的敬。如果我们用《礼记》的话来形容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礼来调节、沟通、保护,那礼的基本的特征就是自卑而尊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做人要谦卑,才能彰显出对对方、他人的一种尊重,这就是敬。当然和敬这个关键词相一致的,就是谦、让、逊等概念。


提到让、谦、逊这样的几个词,我们就马上会想到礼的规范和要求。礼所塑造的君子,一定是身上体现让的精神,所以孔子“温良恭俭让”,这就是君子的风度,所以这个让很关键啊,我们讲礼让礼让,所谓“能以礼让为国乎”,这个礼不光是个体的教养,甚至是治国的精神。谦卑是一个儒家君子最重要的品质,当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处世之道。《周易》当中有《谦》卦,清儒说谦卦“六爻皆吉”,所以它是一种处世智慧。

六、礼的精神之三:节

除了敬的含义之外,我们还要讲一个字——礼的精神就是节。这和敬是有关联的,我们现在还经常讲“礼节、礼节”。礼节今天是一个名词,在古代,节首先是一个动词,“礼以节之”。这个节本身是竹节,然后逐渐引申,有两个意涵,比如说我们说节日,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人生当中、自然当中,有很多特殊的日子,把它称为节日。这些关键的特殊的日子需要礼来彰显。通俗而言,礼就是不能随便。随随便便,那就是平凡的、平常的日常生活,但是在一年四季,或是人生的某个节点,到这个特殊日子,这时候就要用礼——不管是礼俗还是礼节——来呈现。所以礼的意思就是不能随便,这是我总结出来的,是理解礼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到了相应的节日,我们都会郑重其事。这是“节”的名词性的意涵。


“节”还是个动词。“节制”,我们今天还讲这个词。什么是节制,就是“克己复礼”,按照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克己”,我个人还是认为不是“能”的意思(傅佩荣先生把“克”翻译成“能”),我认为克还是克制的意思。这个“己”这个欲望、情绪,这是己的一个侧面,“为仁由己”,那个“己”体现的是人的主体性的侧面,所以这虽然是一个“己”字,但表达了“己”的两个维度,并不矛盾。我专门儿写过一个小文章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复杂,大家可以继续商榷。

“礼以节之”这个“礼节”,就是指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来控制我们自己的言行、情绪和欲望,孔子给颜子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节”。中国人讲有礼有节。这个“节”,首先是节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言行。那么,控制的标准是什么?就是礼。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够显现有教养有文明素质。所以节很重要,我们如何用这个一种外在的仪容来呈现礼,这是在行礼的时候需要学习、掌握的。


七、礼的精神之四:时

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礼的精神,就是“时”,时间、时代的时。《礼记》讲“礼,时为大”。这非常非常重要。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那么礼就会逐走向僵化,最后就走向死亡。时是什么啊?我想儒家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就是时中、中庸、中道智慧。《周易》,这部中国第一经典,六经之首,三玄之冠,特别强调时,尤其在《易传》中与时偕行等意思特别多。


时的这种智慧,实际上也是中国人在天人合一的思维之下发展而来的。礼,时为大,就强调礼作为一种规范仪节,一定有变化的过程。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讲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伟大,就是你要与时偕行,时代在变化,礼也相应地在变化。我们观察中国地理的发展的历史,很明显能看到这一点。过一个时间段,或到了一个时代,它就会重新“制礼作乐”。因为旧的礼乐已经僵化了,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了,所以必须要变。这就是孔子讲的损益、因革的关系。“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子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礼非常必要。如果礼丢掉时的精神,就会日益僵化、死气沉沉,最后成为个人发展的枷锁、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历史上有过这样的惨痛的教训,所以五四时代的先贤们,对礼痛下杀手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后期,礼所造成那种负面影响,应该说是存在的,而且是大量存在的。


八、礼的精神之五:和

我想讲的最后一个礼的精神就是和。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虽然乐的主体精神是和,礼的目标一定也是指向和的。所以礼乐本身就是最高的一种追求,就是和的精神、一种状态、境界。中国人讲“和为贵”,怎么实现和?孔子做大司寇,讲“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作为一个专业的司法长官,他说你不要打官司,这个显然和我们今天的立场和想法不一样,律师还是希望人们能够打官司、通过诉讼来解决权利的保障问题。

中国人怎么实现人际和谐、无讼?在儒家看来,不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通过“德治礼序”,通过礼治,实现人与人之间、整个社会趋向于和谐。中国文化贵和——崇尚和谐。这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为和谐而和谐,而是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来实现真正的和谐。


那么和合的精神,我也不多讲。我最后再说一点,孔子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讲过“不学礼,无以立”,《论语》的最后一篇《尧曰》的最后一章,也讲“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学礼知礼才能立,孔子还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三十而立”。这个立,对一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讲,是一个标志。我们怎么立?前提就是要学礼知礼。


孔子的教育、教化思想当中有一个三段论,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讲很有启发意义。我们今天讲传统化教育的过程之中,诗教不能缺,礼教也不能缺,乐教也不能缺。它是有先后次第的过程。当然偏于哪一个,过分强调哪一段都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如果礼已经僵化了,那显然就没有是非了,就会迂。儒家比较辩证,就是说一方面也讲仁爱,又要守秩序,同时还讲智慧。他不是片面强调哪一个。如果单纯的来看,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东西他都有它的内在的缺陷,但是放在整个语境当中的话,会理解一个真正的君子,一个真正具备儒家智慧的人,不会偏于某一个极端,这是一个中和、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礼的作用和功能,在今天现代社会,还有必要去予以重视和发展。


九、礼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最后强调一点,礼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性内容和特征,如何与现代社会去对接,这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仁爱、正义这样的观念和现代社会没有直接的冲突。而礼,我们一直把它当成一种等级的、非平等的观念和秩序。如何去对接现代的自由、平等、民主,是一个大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为历史上一代一代的这个大儒在关键时刻都会挺身而出,制礼作乐。今天我们如何去应时代的要求,去重新制礼作乐,让礼乐的精神吸收了现代文明的因子,重新焕发的生机,为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我们个人生命的完善,提供一个营养和保障,这是研究礼乐文化学者和儒家思想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好,今天我就讲到这,不当之处,各位先进,各位师友,多多批评,多多指正,谢谢大家。


【杏坛答疑】
阮莉萍:譬如同性恋结婚,也是礼的损益,那是基于人性,也是基于少数人的自然。对人性和自然的尊重,应该是礼乐文明演进的基础。
在普世价值的框架下,去审视中华文明,也是现代儒家学者的课题吧?

宋立林老师:同性恋的问题太复杂了!在我看来,儒家可能会承认同性恋,但不会赞成同性婚姻。因为本身是违背阴阳之道,其后果当然也就严重。此话题敏感,不多说了!同性婚姻是西方文化结的恶果。
是啊!我最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还要注意,什么是普世价值?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就仅仅是地方价值吗?是不是需要反过来思考,可以用东方的儒家的立场框架反思一下西方和现代。反思应该是双向的。

刘楚平: @宋立林老师 老师解释很好,“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就是礼之用,“苟不至德,其道不凝”,孔子“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把“礼”贯通在“仁义”之中了。
@周应之老师 刚听到“礼”在“时”上重要一个观点。
“时”在变,在“易”,我理解也是德性上,所谓“君子时中”,所谓“性之德也,故时措之宜也”,所谓“易”在变,“执中有权”,权也是易了。
宋老师启发好,把“礼”在体用上阐释。

阮莉萍: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礼的最高境界吧?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也是对等关系。

宋立林老师:礼,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克己复礼为仁。
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人说的反人性,并不是真的人性,而只是对人的动物性的,对欲望,甚至是情绪的约束。

刘楚平: @阮莉萍 体用合一了,礼仪一体了,诚者,礼之体,礼仪之用。克己复礼目前是实现体用,内外合道,刚刚@曲阜宋立林讲到。

阮莉萍: 对自己对他人,使用同一标准,这就是最高的礼。不过修养高的人,是律己严而待人宽,而有些人是两套标准,永远不拿高标准要求自己,却热衷用严苛的眼光批判他人,这也是人性啊!
社会有公序良俗,不挑战就是底线,礼是人性的文明,也意味着允许生命的自由,都是可以晒在阳光下的,也是经得起检验的。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