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中国礼文化的真精神(上)

作者:逸民 时间:2019-12-18 点击数:


编者按:谈到中国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常为众口称述。两年前,学界就此“不刊之论”展开交锋,一时间,中国是“礼仪之邦”还是“礼义之邦”聚为热点,难分轩轾。《礼记》云“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要讲清“礼仪之邦”与“礼义之邦”的差异,关键在于把握中国礼文化的真精神!


825B


宋立林,字逸民,号瘦竹,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阮老师,刘强兄,各位先进,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的宋立林,今天很高兴能有一个机会,利用网络的空间在周末杏坛和各位谈一谈中国的礼文化。


由于我对礼的学习,是非常晚近的事,而中国的礼文化又博大精深,所以今天晚上所谓的中国礼文化的真精神,也只不过是我在学习中国礼乐文化的过程之中的一点心得和体悟,主要有几个关键词吧,想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中国文化是礼文化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礼义之邦,但是,当现代中国人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反传统之后,不要说对中国文化整体上的理解出现了很多的偏失,在对礼乐文化的理解上,简直是一个非常颠覆性的。100年前的吴虞,这位被胡适先生誉为“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写了一篇《吃人与礼教》,直接喊出来在100年中最重要的口号:“吃人的礼教”。


从此之后,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对于礼的理解偏向于一种负面,那个时代大多数所谓先进知识分子,一般对礼持一种否定的、批判的态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文化保守主义者,秉持着对礼的一种公允的、肯定的评价。今天我们要从这儿开始谈起。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是美国学者邓尔麟写的,我想很多朋友已经读过,就是《钱穆与七房桥世界》。这本书的中文版大概在90年代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但是它写成大概在80年代后期。邓尔麟在19837月份的时候,曾到台北采访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钱穆先生,钱穆先生给他讲了一堂中国文化课。一位外国人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确实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因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极大的不同,也可以说有巨大差异,这一点令外国人非常困惑。


钱穆先生非常明确地指出来,你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够仅仅从风俗层面去观察,因为在中国,“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是非常明显的,别说偌大一个中国,就在一个无锡县,每个乡的风俗也是有差异的。所以从风俗来看中国文化,那简直是一个分裂的中国,差异太大,但是如果你站在礼的角度来看就不一样,能够统一地、整体地把握和理解中国文化。


钱穆先生在给邓尔麟讲的时候谈到了一个观点:要站到更高处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而且还说,“礼”这个词在英语世界中没有对应词,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礼”。这是钱穆先生的观点,这个观点很重要,他对于在近现代社会中对礼的认识,显然是一个非常高的、非常正面的评价。无独有偶,著名历史学家、江苏人柳诒徵先生,在其著作《国史要义》中也表达了一个观点,他说:“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也。”柳先生这个观点,据熊十力先生的说法,就是“精于礼,言史一本于礼”,也就是说,柳诒徵先生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理解,就是将礼作为核心。


确实,在柳先生那里,礼,有天然的、自然的秩序原理,基于此,礼对人类社会的伦理、典章形成一个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于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礼就逐渐形成,而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柳先生认为,礼的功能相当于外国的“法”,不亚于他国的宪法,他同时强调礼具有理性的精神,比如:“人之平等者,惟在道德,礼之精髓,能合智愚贤不肖而平等”。我们一般讲,礼是“别异”的,是一个等级的维系者,柳先生发现了礼之中的理性,发现了平等精神,这一点对于我们来理解中国礼文化非常重要。我们如何去正面地看待中国礼文化的这种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也是我们今天正确理解中国文化精神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礼文化的起源与演进


礼的起源是我们在谈礼的时候首先要关注的。王国维先生在讲礼的时候,本于《说文解字》“礼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事神致福也”显然是祭祀活动这样一种宗教行为。在王先生看来,“礼”字在甲骨文当中,本身就是祭祀的一种仪式的呈现,所以,他认为礼是起源于祭祀的一种宗教活动。那么,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或者在考古学上有没有根据呢?我想是有的。从人类学讲,这个说法也可以靠得住。


礼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王国维先生认为,下边是“豆”(器物),上边有两串玉放在容器里,是一个行礼的过程。我记得著名古文字学家林沄先生这样解释礼字,下面是一个“鼓”的形象,直接穿上来,那两个“丰”,就是两串玉,所以这种解释就涉及“钟鼓”和“玉帛”相结合的礼乐形式问题,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论语》,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所以,礼乐是一体的。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林沄先生这样说文解字来讲礼。这一点,我们从早期的一些画像石看到的礼乐情形,是可以印证的。不管是根据王国维先生的看法,还是根据林沄先生的说法,礼可以说是和祭祀这种宗教行为有关。礼本身的起源非常久远,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也影响非常之大。


在儒家内部有一种说法,荀子在《论礼》篇中,从社会生活需要的角度来谈礼的起源。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这段话实际上比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荀子认为,礼的起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这种需要在于确立一种社会秩序。这是荀子的观点,这也与荀子整体对礼的理解相一致。

后来的孔子一生基本上是追求复礼,他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礼乐文化。从这一点上来讲,从孔子开始接续了周公所确立的礼乐文明,进而把它从思想上、根据上、社会功能上、修身功夫等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使得礼乐文化的精神更加显豁,儒家的礼乐文化这一脉得以发扬光大,后来经过战国的荀子,礼乐文化得到更大的彰显。


其实,在儒家文化中有两种理路,一种是内在的理路,一种是外在的理路。或者换句话说,前者重视内圣,后者强调外王。荀子这一派强调礼乐,更重视礼乐的治国理政功能,对后来的汉唐影响非常之大。此后,宋明理学继承思孟学派的思想,强调内圣工夫,但是宋学也没有抛弃外王。根据余英时先生写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实际上宋儒实际上关心的是人间秩序全面的安顿。所以在宋儒明儒那里,礼乐没有被完全的忽视掉。到了清代,礼乐又重新复兴,这是我简单描述的礼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所以在中国的典籍当中,关于礼的研究、注疏、解释,各种各样的礼文化的著作在经部中特别繁复。浙江大学开展的《礼藏》工程,内容非常庞杂,所以大家要想通过读经典来理解礼,要费相当大的功夫,因为书中的疑窦,由于历史的久远,各家争议非常之大,甚至一个小细节、每个具体的礼的争议也特别大,所以我们现在很难讲清楚。那么,今天我们不妨来务虚地、笼统地、宏观地讲讲中国礼文化的精神。


根据我的认识,理解礼对理解中国文化相当重要。我们常说,华夏是礼义之邦。孔颖达就曾注解何为“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就是对“华夏”内涵的解释。当然这是孔颖达的一家之言。无论如何,我们从理解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讲,舍弃了礼这个维度,便很难真正把握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通过比较现代世界的几大文明圈——基督教文明圈、伊斯兰教文明圈、印度教文明圈和儒家文明圈后。很显然,东亚文化是以儒家为底色,是人文性的文化,而不是宗教性的文化。人文性的文化之所以维系几千年,是和礼有相当的关系。所以,如果笼统的讲,中国文化可以称之为一种礼义文化或者礼乐文化。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