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学校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滨州实验学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划、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整体规划与典型做法
(一)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低年级以培植情感为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从识字、读诗、知晓仁人志士故事,了解家乡生活习俗、传统节日、礼仪文化入手来感受传统情怀。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从学习书法、诵读经典着手,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初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从各种文化体验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
(二)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1、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1+x”模式,单独设科,每周至少一节传统文化课,再者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各类活动之中,注重开发和利用社会、家长、网络资源,构建校内外结合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
2、开发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主题活动课程,如中华礼仪课程、传统节日课程、中国书画课程、音乐戏剧课程等。
3、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涵盖齐鲁文化风俗、齐鲁地理人文景观、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齐鲁红色足迹等方面,通过研学或综合实践的方式进行探究和实践。
4、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社团活动。如国学社、茶修院、我爱吟诵、棋艺轩等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并践行优秀传统的思想意识。
(三)特色评价体系
推行经典诗文诵读考级制度。古诗考级体系已经完善并有效实施。此活动分六年共24级完成,古诗词考级内容由经典诗词、分类诗词、 蒙学诵读、百家揽胜、古文选粹五大板块构成,旨在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经典诗文的窗口,引领他们汲取经典诗文的丰富营养。
二、《举止得体》反思式课例
《举止得体》选自山东城市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材第二单元第八课。文中选的几则语段分别出自《论语》《礼记》。它们作为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体现了修身做人的准则。各语段分别从餐饮之礼;与长者相处之道;面对不同场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态度等方面谈举止得体即礼的重要作用。 对于中学生懂礼、讲礼,做举止得体遵礼少年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
1、播放安九《礼仪之邦》视频。
2、导入:出示小篆“礼”,解析礼的含义 。
本环节设计意图:其一,通过观看《礼仪之邦》视频营造讲礼、行礼的氛围,感受礼仪之邦的魅力,引发学生渴望走进课堂学礼、行礼的好奇心;其二,通过繁体礼的构字法,自然导入文明礼仪举止得体的重要性。
二、 理解大意 活动学礼
1、配乐诵读,语意疏通。
2、精炼概括,挖掘内涵。
3、活动学礼,畅谈启示。
本环节设计意图其一,配古筝曲诵读语段,营造古韵,培养语感,学生畅谈启示,教师针对性点评,有的放矢;其二,教师示范,学生小组表演学习与长者相处之道、就餐座次安排规则、趋礼、拱手礼等传统礼的知识 ,极大调动学生深入学礼的积极性。
三、分享故事 体会内涵
1、个人角度感受礼的重要性,分享 “曾子避席”等礼的故事。
2、国家角度认识礼的重要性,学习《鞌之战》故事, 孔子、荀子等儒家经典名言。
本环节设计意图:师生共享“曾子避席”故事聚焦学生注意力,学生明确从个人角度践行礼仪的作用,讲述、诵读《论语》两则和《鞌之战》故事,引导学生由个人到国家角度感受举止得体的重要性,体会举止得体文化内涵。
四、从古至今 礼仪传承
1、国家角度的传承,展示习近平俯身为嘉宾拾眼睛、敬老尊老的图片。
2、个人角度的传承,师生交流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举止得体,讲究文明礼仪的人。
本环节,师生交流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举止得体,讲究文明礼仪的人角度明确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举止得体,讲究文明礼仪的中学生。网络图片资源插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俯身为嘉宾拾眼睛、敬老尊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视觉和情感共鸣,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如何做举止文明中学生。这一环节学生已经深深认识到举止得体的重要意义,激发其表达交流践行的强烈欲望。
五、回归传统 升华结束
诵读语段,升华经典。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为原则,以交流活动为教学主线,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补充丰富的音频、视频、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发学生的视觉和情感共鸣,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厚重,开阔视野。适时开展礼的表演活动,调动学生了解并践行礼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礼的情感教育,在情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学有所获。努力打造一堂平等、厚重,有一定深度、广度,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精神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