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

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些许认识

作者:王崇星 时间:2020-11-25 点击数: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们应该立足长远,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规律,探寻一种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

一、发挥家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传统文化教育的成败。总结传统家教思想,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强调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对子女进行早期的家庭教育;二是突出“做人”的教育目标,首先教育子女要脚踏实地、堂堂正正地做人,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三是在内容上,主要以儒家的精神来教育和引导子弟的思想与行为,将传统的人生哲理与价值体系融化到家庭环境中,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四是在教育方法上突出“礼仪”与“身教”践行传统美德,并注重“行不言之教”,以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子女进行感化教育。

由于历史上多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在现在的父母中依然熟悉并热爱传统文化的已经是廖若星辰,更谈不上对下一代的教育了。即使有些家长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但也只能面对古代文献“望文兴叹”了。所以,只有通过广泛地宣传,首先在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中普及传统文化,使之对传统文化产生内心的认可与接纳,传统文化的家教价值才有可能实现。

二、确立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无疑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当前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要想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有赖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状况的根本改观。

1.要为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将传统文化专业课程作为大、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列入教学大纲,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彻底避免传统文化教育沦为形式的可能。

2.改革当前的教育方式与方法。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薪火传递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当前应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方法的突破,采用讲故事、游戏、歌谣、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3.重视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与教材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业余研究者所能胜任。国家应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挑选出那些品学兼优、资质良好、有志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个体,从小施以专门培养,使之成为传统文化某一领域的专才或通晓各个领域的通才。

三、改善社会文化环境

良好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既是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手段,也是其重要目的。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建议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是营造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加强理论宣传,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纠正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让广大青少年时时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之中。

2、是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报刊、影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理应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童谣、故事、卡通等,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

3、是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各地应因地制宜,利用历史遗迹、博物馆、展览馆、公园等场所,建立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活动中心,发挥它们在教育和移风易俗方面的功能,营造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学生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是大势所趋,这也并不是家庭、学校、社会某个方面能够单独完成的。必须三者统一起来,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继承。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 邮编: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