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简报:记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培训班第六期洪字班培训第一天
作者:教育中心 时间:2018-11-16 点击数:
记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培训班第六期洪字班培训第一天
第六期洪字班泰安陆通
2018年11月11日,天气微凉,在领队班主任的带领下,第六期培训班教师坐着去往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巴车,开启了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第一天课程。
一、礼乐体验课 (孔子广场)
时11月11日清晨,孔子广场,凉风掠过,洪字班的全体教师庄严肃穆,参加拜师礼。

祭拜孔子,身着传统汉服,为至圣先师鞠躬长揖。一拜曰:师道尊崇立人立德。二拜曰:传学授业教化解惑。三拜曰:感念师恩天地为鉴。全体教师肃静恭立。
洪字班姜班长代全体教师朗读祭文,感受孔子精神,传承传统文化。千年儒脉,木铎声声;斯文在兹,乾清坤宁。伟哉夫子,如日之明;同天并老,与世永恒。夫子之道,气贯长虹;福佑中华,万世太平。礼毕,怀崇敬之情和内省之心,孔子精神永存。
二、中国教师博物馆学习课
曲阜师范大学校园里,坐落着中国教师博物馆。这里汹涌澎湃,蕴藏着民族文化记忆;这里静谧安详,安放着教育历史遗传;这里美好富饶,寄托着教师精神家园。

道之存,师之所存也。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跟随着导游的脚步,走进了中国教师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深入学习了教师之史,教师之道,教师之器,教师之所,感受了教师与教育的变化、改革、进步与适应。这是让教师思齐、公众思怀的精神殿堂。我们深深感悟到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整个民族才有希望。
三、基础理论专题课(孔子会堂)
下午2点半,曲阜师范大学马士远教授在孔子会堂为大家讲解儒家文明与德育传统。
马教授声情并茂地说,中国农耕文明在明末前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种早熟体现在时间、空间两方面。正是因为如此,儒家文化才那么超前,时至今日不仅不过时,反而更加绽放光芒,体现了宏达的天下观。

农耕文明哺育出儒家伦理:天人合一、刚健自强、以和为贵、忠孝国家、以人为本。银杏花开,学风浓郁,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今日所得,醍醐灌顶。朝闻道,夕思矣,是以记之。